你考據了那麼多的「周邊知識」,對理解和欣賞這首七絕有什麼真正的幫助嗎?文學鑑賞是一種審美活動,拿著放大鏡去摳字眼兒的人,就是真正的「門外漢」。
李白寫「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的時候,你咋不去考證一下,哪個人類的頭髮可以長達三千丈呢?
王維寫「人閒桂花落」,這是寫秋天,然後他又寫了「夜靜春山空」,你咋不去研究一下,王維是怎麼讓時空扭曲,同時看到秋天、春天兩種景象的呢?
再有,王維也寫過一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你咋不去研究一下這個「月出」,又「驚」到了哪一個科目、種類的鳥呢?
「尋章摘句老雕蟲」,完全不懂文學創作的靈魂就是要有想像力,就是要有「虛構」。可以肯定地說,這些人沒有認真地讀過南朝的《文心雕龍》,更不知道詩歌最講究「意象」的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