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傳承了2000多年,名字卻一直很低調

2025-09-26     花峰婉     反饋
1/3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傳承了2000多年,名字卻一直很低調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裡,能傳承幾百年的家族都不多見,更別說傳承2000多年的了。提到世襲家族,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孔氏家族,畢竟孔子可是儒家鼻祖,影響了幾千年,名頭響得不得了。但你知道嗎?還有一個家族,跟孔家一樣牛,傳承時間也差不多長,卻沒那麼張揚,名字聽起來普普通通,低調得讓人容易忽略。這就是張氏家族,也就是道教里赫赫有名的「天師世家」。

張氏家族的起點得追溯到東漢末年,創始人叫張道陵,生於公元34年,死於156年。他老家在江蘇豐縣,家裡算是個讀書人家,但那時候戰亂多,日子不好過。張道陵小時候就挺聰明,七歲能讀《道德經》,還懂點玄學,比如《河圖洛書》這種高深的東西。後來他考上了太學——那可是當時全國頂尖的學校,學的還是五經和道家思想,學問紮實得很。

本來張道陵是想走仕途的,畢竟讀書人嘛,考功名、做官是正道。他還真當過官,被派到巴郡江州(現在重慶那邊)當縣令。但這地方太偏了,窮得要命,瘟疫還多,官場又腐敗,他想干點實事都推不動。乾了一段時間,他覺得這官當得沒意思,乾脆辭職了,跑去北邙山隱居,專心研究道術。

到了公元142年,他在四川鶴鳴山有了大突破。據道教記載,他得到太上老君的啟示,創立了「正一盟威之道」,也就是後來的天師道。因為入教得交五斗米,所以也叫「五斗米道」。張道陵從這時候起就自稱「天師」,算是張氏家族輝煌的起點。

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後,主要在四川一帶活動。他的教義簡單實用,核心就是修道德、懺悔罪過,再加上點符籙、驅邪的儀式,很接地氣。他經常幫老百姓治病,用草藥配方子,還搞了個從鹽鹼地取鹽的法子,教大家熬鹽,實實在在改善了生活。當時蜀地瘟疫多,日子苦,他這一套特別受歡迎。

天師道發展得很快,張道陵把蜀地分成24個「治」,相當於教區,每個教區有個「祭酒」管著,既管宗教也管點行政事務,弄得像個小社區。據《三國志》說,天師道的信眾最多時有幾十萬,連漢人和少數民族都加入了。他強調病是罪過來的,得懺悔凈化,這話老百姓愛聽,覺得有盼頭。

張道陵死的時候122歲,據說是在青城山「羽化登仙」。他兒子張衡接班,繼續傳教。張衡學問也不錯,特別注重誠信和孝道,帶著弟子到處講道,把天師道的基礎打得更牢。

到了第三代張魯,天師道徹底火了。那是東漢末年,天下亂成一鍋粥,張魯瞅准機會,在漢中搞了個小政權,叫「漢寧」。他先跟另一個道教頭子張修合作,後來把張修幹掉,獨掌大權。在漢中,他弄了免費驛站給路人歇腳,對犯人也不隨便殺,鼓勵改過自新,還推天師道教義,弄得漢中比別處安定不少。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