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歌史上,李白擁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一個天才詩人,送別詩、美人詩、勵志詩、思鄉詩,李白信手拈來,俱是千古佳作。
似乎沒有他不會寫的詩,李白也曾仿寫古詩古題。
一千多年前的漢代,有一首「瘋狂」的詩,簡單16個字,李白仿寫過,卻依然沒有超越原作。
詩名《公無渡河》。
詩收在《相和歌辭》中,名為《箜篌引》,又名《公無渡河》。
公無渡河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關於這首詩,有一個悲壯的故事。
古朝鮮有一個管理渡口的小吏,叫霍里子高。
有一天早晨,他看到一個白頭髮的老翁,披散著頭髮,手裡提著酒壺,直直衝進亂流的河中。
他的妻子追著他,還是沒能阻止他,老翁墮河而死。
妻子悲痛欲絕,她彈起了箜篌,唱起了歌: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歌聲悽愴,一曲唱完,妻子也投河而死。
目睹了這悲愴的一幕,霍里子高回到家,將這個故事和歌曲都告訴了妻子麗玉。
麗玉聽完陷入悲傷,她拿起箜篌,彈起了這首詩,聽到的人,無不落淚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