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明朝最慘才子,科舉考到60歲,卻寫出最動人的散文

2025-09-07     花峰婉     反饋
3/3
至親之人接二連三地離開,科舉考試的八次失敗,歸有光遭受的命運殘酷是可想而知的。

少年喪母、三次喪妻、中年喪子,接連的科考失敗,功業無成的愁悶,處處遭遇挫折的歸有光深感生命的無常悲涼和巨大的精神孤獨。歸有光可謂經歷了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的苦難。

也正是因為這獨特的經歷,歸有光抒情類的散文,正是他真情的流露。備受感情的折磨,使他筆下的散文更具濃厚的感情色彩。

歸有光散文中的每個人物形象都不呆滯,就拿《項脊軒志》來說,《項脊軒志》起筆的時候,歸有光十八歲。這部散文作品,以老屋的書齋為主要描述對象,書齋名字叫「項脊軒」,講述了歸家幾代的人事變遷,在文中,歸有光表達了對祖母、母親和妻子等已經逝去的親人的懷念。

在《先妣事略》當中,歸有光主要描寫自己的母親,用細節描寫的手法,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寒花葬志》作品中充滿了對妻子的懷念。

這種看似閒談的筆法,卻用極淡之筆寫極摯之情是歸有光散文的獨特之處,文章富起來感人至深,極富中國式審美含蓄平和的特點,也是後世推崇他的散文的重要原因。

歸有光優於其他作家散文作品的地方就在於,他真是做到「無意為文」,寫得像家常話似的。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描摹,見物生情,情又融於物中,文筆樸素簡潔,賦之真情,整篇充斥著真實情感,用細節語言傳遞情感,筆觸用語雖平淡,卻「最撫凡人心」。

親人們相繼離世,歸有光腸斷魂慟,曾經有放棄功名追求、終老於田野書齋的念頭出現,但轉念一想,如果不功成名就,又何以告慰亡靈?

大志在懷,心存不甘,唯有夜以繼日苦讀,面對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歸有光沒有悲觀退縮,改道易志,而是固守夙願。等待又一個應試之年的到來。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五十三歲的歸有光第七次赴京參加會試,這次他懷著莫大的希望趕考。

五十三歲的年齡,在眾多年輕考生中確實顯得很扎眼。歸有光的文章在當時就已經被舉子們作為範文來讀。在旅館,那些誦讀《文章指南》以備考的少年,當得知隔壁和自己一起備考的長者就是這部書的作者歸有光,看他仍在千里迢迢求功名時,震驚不已。

可沒想到這次歸有光仍舊落榜,看著那些少年魚躍龍門,歸有光獨自離開京城,沮喪而歸。繼續苦讀,不幸的是,歸有光第八次赴京參加會試,再次落榜。

夢想再次破滅,無可奈何的歸有光,只能把落第的原因歸結為命運,但內心巨大的痛苦卻是難以言表的。

歸有光明白,自己為了科舉消耗了很多的精力,隨著年紀一歲歲增加,前程依舊難卜。然而他依舊竭力安撫著內心的創痛,以「吾心之固然」,勉勵自己鍥而不捨。

四年後,歸有光第九次進京趕考,沒想到,發榜時竟列為三甲進士。時年已60歲,前後經歷了長達25年的科考生涯,可謂蹉跎半生。可謂是中國科舉制度下的一個極端。

歸有光中進士這一年已經60歲,是今天退休的年齡,用錢謙益的話來說,歸有光是一個「獨抱遺經於荒江虛市之間」的「老舉子」。

可不管怎麼樣,歸有光終於如償所願考中了進士。由於歸有光沒有得到第一名,名次靠後,就無法進入翰林院這個大多數讀書人嚮往的清要之地,只是被派任偏僻窮困的浙江長興縣令。可歸有光絕不會想到,即將開啟的仕途,卻是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

歸有光沒有中進士之前,早已胸懷經世之志,心憂天下蒼生。中進士以後,滿腹詩文的歸有光雖然年已花甲,但是壯志未衰。即便是到僻遠的長興縣任知縣,也沒有半絲猶豫。

歸有光在任上做了不少實事,深受百姓愛戴,但是因為觸動利益集團招致豪強大吏不滿,僅僅兩年就被調離了。

所幸遇到貴人,後來歸有光升任南京太僕寺寺丞,在內閣制敕房纂修《世宗實錄》,對於這個遲來的機會,歸有光十分珍惜,不顧自己已是花甲之年,仍全身心投入工作,可惜身體不爭氣,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在任上第二年就逝世了,時年66歲。

歸有光去世以後,當時的文壇盟主王世貞作《歸太僕贊序》,言辭懇切而謙卑,認同歸有光承繼韓愈、歐陽修傳統之「明文第一」的地位。

歸有光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明朝最慘才子,一生曲折坎坷,所經歷的磨難,在歷代文學家中也是不多見的。科舉考到60歲,走過了漫長的科舉之路,他最終得到的卻是短暫的仕宦生涯。然而,他卻寫出了最動人的散文。歸有光的作品曾被黃宗羲譽為「明文第一」,而如今的我們讀到歸有光的散文,仍會為之深深感動。
呂純弘 • 160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