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在世時誰都不敢亂動,為何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全族誅滅?
公元前180年的七月中旬,呂后突然病倒了。多名太醫的多次診視後,他們一致認為,呂后將不久於人世。
在彌留之際,呂后再次做了人事安排,封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御長安城內的北軍;摒棄陳平,獨任梁王呂產一人為相國,統領南軍;呂后還讓呂祿的女兒當皇后,再加上南北兩軍,只剩下一個小皇帝劉弘繼續當傀儡,這是呂后把大漢的政權徹底攥在了呂家的手心了。
陰曆七月的最後一天,呂后把侄子呂產和呂祿叫到床榻前說了最後一段話:「呂氏為王,大臣們只是表面服從,實際早已對呂家憤憤不平,只是因為我在,他們不敢有所動。我要是去世後,大臣們必定作亂,我下葬的時候你們千萬要引兵守衛皇宮,挾制住皇帝,不要出去送葬,以防為他人所制」。
後事交代完畢,又過了幾天,呂后病死在未央宮。
呂后喪禮當天,呂產和呂祿,分別引來了自己的南軍北軍中的精銳,跑到皇宮內外來戍守,手中握著皇帝,並沒有給呂后送葬。於是喪事妥當辦完了,呂后和劉邦合葬於長陵。
按照呂后遺詔,賞賜給諸侯王每人黃金一千斤,其他大臣按照品級有不同的封賞,同時大赦天下,這是呂后最後一次討好天下,想以此來保全呂氏家族的榮耀。
呂后或許覺得,自己的安排天衣無縫,但是,如今成了呂氏一支獨大,劉家子弟不服氣,開國老臣們更不能接受。於是,呂后的屍骨未寒,劉氏王族和大臣們就開始有想法了。
與此同時,在呂后死後的次月,呂產和呂祿這邊其實也是蠢蠢欲動。此時的呂產和呂祿手握大權,控制了少帝和軍隊,也動了歪心思:「我們已經掌握了最高權力,為何不直接當皇帝呢?」
可呂產和呂祿有這個心思,還沒有這個膽量,兩人在那裡計劃來計劃去,一會擔心這,一會擔心那。說到底還是有點懼怕周勃、灌嬰等幾位老臣,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可事情是沒辦成,呂產和呂祿想要密謀執政擅權的消息卻在呂家內部流傳開來了。更沒想到,呂氏內部出了個臥底。
呂祿曾把女兒嫁給了朱虛侯劉章,這看起來是場政治婚姻,可沒想到,呂祿的女兒不愛父親更愛丈夫。她在回娘家得知父親想要密謀造反的時候,她一轉身趕緊告訴了丈夫朱虛侯劉章。
而朱虛侯劉章從妻子口中得知老丈人要謀反的消息後,生怕自己以後受到牽連,於是派人跑回齊國,告訴自己的哥哥齊王劉襄:「哥,諸呂要作亂,我們劉氏子弟不能坐以待斃,你趕緊起兵,殺了諸呂,事成之後,哥你就登基當皇帝!」
齊王劉襄是劉邦的長孫,劉肥的長子,自小便有大志向,也是個果決之人。下定決心後,趕忙和一幫心腹密謀,準備發兵。
八月份,劉襄舉兵西攻濟南,同時劉襄還寫出了檄文,發給各地的諸侯們,列舉諸呂的罪狀,解釋自己的義舉,慫恿大家舉兵討伐。
「如今呂后駕崩,而皇上富有春秋(年輕),不能治理天下,於是諸呂擅自給自己加官,聚集兵力,劫持朝中列侯忠臣,矯詔以令天下,社稷宗廟都要傾危了。寡人這就率兵入長安去誅殺諸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