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在世時誰都不敢亂動,為何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全族誅滅?

2025-09-07     花峰婉     反饋
2/3
而長安這裡,呂產和呂祿等人得知劉襄起兵的消息,連忙商議選拔將帥平叛迎敵。眾人商議了半天以後,於是呂產任命汝陰侯灌嬰為大將軍,灌嬰便帶著十萬大軍去阻擋齊軍了。

灌嬰是當初劉邦手下的功臣戰將,曾參與過討伐異姓王叛亂的活動,確實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將領,非常能打,按理說可以輕鬆掃平劉襄。

可是問題是,灌嬰是跟著劉邦一路打出來的,十足的「親劉派」。呂產等人這時候派這樣的人去平叛,只能說明他的政治敏感性不足。

果然,灌嬰帶軍到達中原的滎陽以後,得知齊軍就在不遠處的時候,立即就違反了呂產的命令,沒有前進,而是屯紮下來。他對手下人說:「現在諸呂想要危害劉氏天下而自立,我如果打敗了齊國,就是反倒幫助呂氏,這怎麼能行呢?」

於是灌嬰屯兵不久,另外派了使者跑到齊國那裡,宣布和齊王連和,並說:「不要輕舉妄動,只要諸呂一謀反,我們一起打回長安區,消滅諸呂」。

齊王劉襄接到灌嬰的消息後,對灌嬰的方案大加贊同,也就把大兵屯結在齊國西境,暫時不動,等著呂氏那邊「作亂」。

這裡,功臣灌嬰和劉姓明顯站在了一個戰線上。

而此時,長安城裡,局面更是複雜,朝臣們開始了陰謀策劃。時任太尉的周勃這一天找了陳平,共同謀劃,為一場政變做準備。

陳平和周勃的政治水平比起呂產和呂祿兩個,顯然高出了不知幾籌。但此時周勃和陳平的手裡都沒有軍隊,想要政變成功,就必須要控制軍隊。於是陳平設計了讓人劫持了曲周侯驪商,原因是驪商的兒子驪寄和控制軍隊的呂祿交情很深,稱得上是鐵哥們。

如今把驪商當人質,驪寄為了保全父親的人身安全,也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能昧著良心去欺騙呂祿交出兵權,驪寄告訴呂祿:「現在局勢不好,都是因為呂兄您啊!太后已經駕崩,你已經被封為趙王,卻還賴在長安不走,還控制著軍隊,這就是齊王為什麼要舉兵的原因,你只要交出軍權和將印,到封國去,就能相安無事」。

這番忽悠的話,看起來水平最差勁,藉口也最拙劣。可沒想到,毫無危機感又對老友深信不疑的呂祿偏偏相信了驪寄,答應了這一要求。

呂祿真的就將將印給交了出來,他對驪寄太過於信任是他做出這樣愚蠢決策的關鍵。而周勃在得到將印後,進入北軍,得到了北軍各個將領的擁護。

但這個時候,南軍還被呂產所掌控,所以不敢貿然對呂氏發起進攻。

這時候,呂產帶著一幫人,氣勢洶洶跑到未央宮,準備劫持小皇帝。但是,當他們來到殿前的時候,卻被周勃命令的衛兵攔在了外面,不讓他進去。

呂產只能在門外徘徊,進不了也撤不了。這時候,朱虛侯劉章帶一千士兵趕到未央宮,殺掉了呂產。

周勃在得知呂產被殺以後,十分高興:「我所擔心的只有呂產,今呂產已除,大患消矣。」

於是周勃立即宣布對諸呂進行大清洗,和在外面的軍隊呼應,各路人馬紛紛出動,分頭把呂氏男女統統捉拿起來,第二天,逃跑的呂祿也被抓回來斬首。

呂產和呂祿等人被殺後,為了斷絕後患,周勃下令發兵分路捕殺諸呂在京師的宗族,不管老幼一律斬殺。在劉氏皇族和一些大臣的合力屠殺下,諸呂盡滅。

《史記》上記載:「呂氏宗族無少長皆斬之」。

呂氏家族很快就覆滅了,為了消除隱患,以周勃為首的大臣們想出了一個狠招:說少帝劉弘不是漢惠帝劉盈的親生兒子,將他趕下皇座,他的嫡母張嫣則被打入冷宮。不久,劉弘和妻子被暗殺。

就連漢惠帝的6個兒子也被毒殺,因為群臣們聲稱這不是漢惠帝的親兒子,而是呂氏的血脈。

至此,和呂氏家族有關聯的最後一絲血脈被斬斷。曾經輝煌一時的呂后家族,也在這裡徹底宣告終結了。

周勃和陳平等人在徹底掃除呂氏的勢力,恢復劉氏宗族權勢以後,幾經權衡,迎立了劉邦的第四子代王劉恆為帝,也就是漢文帝。

從整個過程來看,呂產和呂祿的政治思維和政治判斷力居然如同孩童,性格也是優柔寡斷,再看呂后的殺伐決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這也就理解為何呂后在臨死前諄諄告誡並將長安所有軍隊交給他們二人的原因。

我們在看宗室和功臣們誅殺呂氏的過程時,會發現簡直太輕鬆,這也正是呂后在世時誰都不敢亂動,她去世僅3個月,呂氏就被全族誅滅的原因所在。以呂后的謀略,如果呂氏在世,群臣們是萬萬不敢的。

因為呂后去世之前,劉氏王族和大臣自然是不敢輕舉妄動的。畢竟,呂后是劉邦的嫡妻,二人本來是貧賤夫妻,從劉邦起兵直到登基稱帝,呂后始終是劉邦堅定的支持者。在劉邦討伐異姓王的叛亂時,她和丞相蕭何在後方為劉邦的屢次征伐和大功告成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諸多大臣的口中,都有「高祖皇帝與呂后共天下」的言辭。所以,呂后的皇后地位是無可動搖的。

劉邦駕崩以後,呂后所生的兒子劉盈繼位,呂后身為皇帝生母,作為皇太后,呂氏的權力來源又是正統的。

漢惠帝在位時期,呂后雖然對朝政大事頻繁提出建議,但是卻沒有正式參與朝政,一直在遵從劉邦的遺囑,以功臣來管理朝廷事宜。呂后當時做的一切也大多是為了穩定漢惠帝的統治,太后臨朝合情合理。

在漢惠帝駕崩以後,漢惠帝的兒子尚且年幼,根本沒有能力處理朝政。這個時候,呂后又必須要走到前台,這時候呂后掌權,並沒有人反對。

這是因為皇帝年幼沒有理政能力,要是不想謀反,就得接受由少帝的母親或者太皇太后主政,所以主政的只能是呂后。

就連呂后當初封諸呂為王,也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而且呂后掌權時期,雖然為人狠辣,但是在她當政的十五年里,由於繼續推行劉邦的休養生息政策,實施了一系列德政,漢朝的國力蒸蒸日上,這是不爭的事實。

從漢惠帝繼位到呂后駕崩,短短的十五年時間裡,呂后用他的能力和政治手腕將西漢初期的各種矛盾解決,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一個堅實的政治和經濟基礎。

呂后活著的時候,雖然她的一系列操作雖然令人看不慣也不服氣,可陳平和周勃等老臣也無能為力,始終是一副不插手別人家務事的模樣,硬是忍到呂后去世。
呂純弘 • 160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