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活了三十五歲,卻創造了三大奇蹟
1465年(成化元年)正月,明憲宗朱見深突然接到一封奏摺,說是廣西潯州大藤峽一帶的瑤族土司作亂,已經開始向周邊蔓延,影響十分惡劣。
朱見深非常重視,便派遣大軍圍剿,在16萬明軍的猛烈進攻下,動亂最終被平息。
參與此次叛亂的瑤族土司當中,有個人叫做紀勇,是當地實力比較大的一個土司,不過他在與明軍交戰的過程中戰死了。
紀勇雖然死了,但按照《大明律》,他的家眷也應受到處罰。
很快朝廷就開始搜捕紀勇的家人,最終他家中的男丁全部被殺,唯一活下來的是他14歲的女兒紀氏。
明朝在處理犯官女眷或者女俘虜的時候,往往沒入宮廷為奴,紀氏起初也被送入皇宮,當了一名不起眼的宮女。
由於紀氏長的好看,氣質很好,還很有文化底子,所以很快就被安排到內書堂學習,在學習數年後被任命為女史,負責在內廷書室看護藏書。
內廷書室是皇帝看書的地方,有機會見到皇帝,紀氏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有一次,朱見深到內廷書室看書,偶然遇見了紀氏,他見紀氏長得很美,經過一番交談後,又認為紀氏談吐不凡、很有學識,就喜歡得不得了,當即將其臨幸。
沒想到,不久後紀氏便懷孕了,後來生下一個孩子,即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的傳奇人生,從那時就開始了。
01
其實,紀氏懷孕的不是時候,因為當時朱見深專寵萬貴妃,萬貴妃嫉妒心很強,她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便對懷孕的妃子實施迫害,許多妃子、宮女被他迫害致死,導致朱見深一直無子。
紀氏懷孕的消息,很快就被萬貴妃知道,萬貴妃便派人去詢問,她知道自己如果實言相告,肯定會被害死,便回答說自己其實沒有懷孕,只是肚子上長了個腫塊。
萬貴妃信以為真,就讓人將紀氏送到安樂堂去養病。
1470年7月,紀氏懷胎十月,生下了朱佑樘,但是事情很快就被萬貴妃知道了,萬貴妃很生氣,就派身邊的太監張敏去將朱佑樘溺死。
如果不出意外,朱佑樘就只能是個死,但上天是眷顧他的。
張敏雖然在萬貴妃身邊做事,但為人忠誠善良,一直看不慣萬貴妃的專橫跋扈,他又見朱見深一直沒有兒子,便不忍心殺死朱佑樘,而是將朱佑樘偷偷藏起來撫養,對萬貴妃則謊稱已經溺死朱佑樘。
在穩住萬貴妃之後,張敏便幫著紀氏撫養朱佑樘,但很快就出現了問題,紀氏缺衣少食,營養跟不上,導致奶水不足,這可愁壞了張敏。
不過,張敏很快就想到一個辦法,原來距離樂善堂不遠處的西內,住著因杖責萬貴妃而被廢掉的吳皇后,如果將此事告知吳皇后,吳皇后根本會幫忙。
於是,張敏便找到吳皇后,吳皇后當即答應撫養朱佑樘,為了不讓萬貴妃知曉,她不敢給朱佑樘剪胎髮,也不敢明著置辦衣物,而是親自用舊衣服改製成嬰兒服給朱佑樘穿。
吳皇后的善舉感動了身邊的宮女、太監,她們紛紛出錢出物,幫著吳皇后撫養朱佑樘,朱佑樘得以一天天健康長大,朱見深卻對此一無所知。
這件事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的,因為萬貴妃把持後宮,耳目眾多,且其手段十分殘忍,萬一消息走漏了,大家都只能是個死。
可想而知,吳皇后、紀氏和張敏等人承擔了多大的風險,又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時間來到1475年,有一天朱見深把張敏找來給自己梳頭髮,他對著鏡子感慨說,「我頭髮都白了一大片了,卻還沒有兒子,這可怎麼辦啊!」
張敏很同情朱見深的遭遇,便告訴他說,「陛下,誰說你沒有兒子,你有!」
朱見深聽了很驚訝,就連忙追問張敏,張敏卻說,「我如果說出來,就只能是個死,但陛下一定要為小皇子做主,不能讓他他遇到意外!」
朱見深連忙答應,張敏這才說,「小皇子現在已經五歲了,是紀女史所生,現在就養在西內!」
這可把朱見深高興壞了,連忙派人去接朱佑樘,紀氏將朱佑樘交給太監帶走,並對朱佑樘說,「你去見你父皇吧,我恐怕是活不了了!」
朱見深見到朱佑樘那一刻,高興得流下眼淚,當即為其取名,並冊封紀氏為淑妃,移居永壽宮。
很快,朱見深就公開了朱佑樘的身份,群臣紛紛恭賀,萬貴妃得知此事後,知道木已成舟,便默認了朱佑樘的存在。
然而,朱佑樘身份公布沒多久,紀氏就突然去世了,史書對她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萬貴妃害死的,另一種則是自縊。
兒子剛被被認為皇子,正是享福的時候,紀氏就自殺了?這顯然說不過去,所以紀氏大機率是萬貴妃害死的。
朱佑樘認祖歸宗後,很快就被封為皇太子,為了保護他,朱見深的母親周太后主動提出撫養,在周太后的庇護下,他沒有被萬貴妃迫害。
後來,萬貴妃也認清了形勢,認為阻礙朱見深綿延子嗣是行不通的,便不再拿捏朱見深,朱見深相繼納了幾個妃子,雨露均沾,此後又有了好幾個兒子。
有一次,萬貴妃請朱佑樘到自己宮中做客,周太后囑咐他不要吃任何東西,他牢記於心。
萬貴妃很熱心,給朱佑樘吃好吃的,他說吃飽了,又給他進羹,他反問說,「羹里有毒嗎?」
這話把萬貴妃氣得不行,當即說,「小小年紀就這樣,長大了還不得殺了我!」因此急火攻心,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1487年8月,朱見深去世,朱佑樘繼位為帝。
能在萬貴妃的淫威下出生到存活,再到成為明朝第一個擁有少數民族血統的皇帝,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02
朱佑樘之所以能成為皇帝,得益於立嫡立長的傳位原則。
由於吳皇后無所出,萬貴妃所生的皇長子和柏賢妃所生的皇次子都早夭,這就導致作為皇三子的朱佑樘,成為了朱見深實際上的長子。
朱佑樘被立為皇太子的時候,朱見深就他這一個兒子,從第二年開始,朱見深的妃子在11年間相繼生下11個皇子。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誰叫朱佑樘排行靠前呢,所以皇太子的身份無可爭議。
朱佑樘繼位之前,大明朝連續出現了幾位不靠譜的皇帝,比如他的祖父朱祁鎮,就是那位被瓦剌俘虜的「大明第一戰神」,明朝差點因他而滅亡;還有叔祖朱祁鈺,能力沒得說,但被傳位之事搞得心理扭曲,最後還不明不白死掉了。
朱佑樘的父親朱見深稍微強點,但也不是一個勵精圖治、有所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崇信萬貴妃一家子,還過分信仰道教,結果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
與這幾位皇帝相比,朱佑樘的出現,簡直就是大明朝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