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知識分子要想得入官場,光耀門楣,就必須寫得一手好文章,在科舉考試中寫進考官的心裡,才能拔得頭籌。
除了科考之外,這些渴望入仕的學子也會給那些當朝權貴寫書信,想通過文章得到朝臣的認可,得到權臣舉薦,亦能平步青雲。在清朝年間,有一文人,他就寫了這樣一封「馬屁詩」。
雖說這首詩才寥寥28字,卻夸出了彩虹屁,有著千言萬語的效果!
既是詩人,也是改革家
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清朝的龔自珍。這位歷史人物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九年制語文課本中就收錄了他的一篇詩文,即《乙亥雜詩》。詩中的「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是千古名句。
龔自珍身處中末期的清朝,此時朝廷昏庸腐朽,外敵虎視眈眈,還有內亂未平,所以,龔自珍才會發出渴求人才的吶喊。
龔自珍除了是個詩人之外,他也是一名前衛的改革家,而他首先向懇請帝王改革的就是傳統的科舉制度,這也是基於他個人經歷的有感而發,他考了6次才勉強考上的進士。
因此,在龔自珍看來,目前的科舉制度很可能會將一大批有識之士排除在朝廷之外。如果想要廣招賢才,那麼朝廷就必須進行改革,採用更多能夠招納人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