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攜帶著妻兒到處飄零,日子過得很苦,後來輾轉來到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在成都蓋起了一間草堂,過了幾年安穩日子,這就是如今保留下來的杜甫故居「成都草堂」。
在一年夏天,颳起了大風,吹跑了杜甫屋頂的茅草,屋漏偏逢連夜雨。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杜甫心裡想的還是在戰亂中受苦的天下百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文字並不華麗,卻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因為他心裡裝著天下,懷著一顆「黎民之心」,所以他的詩才會被永遠銘記,並被稱為「詩史」。
在成都的的杜甫,主要依靠好友嚴武的資助,可是不久後天嚴武去世,杜甫又踏上了漫漫的旅途,他沿著長江開始南下,這時他已年近花甲,身體也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