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他認為,詩經305篇,只用一個詞就能夠概括——思無邪。
這就是在告訴我們,《詩經》中表達的思想都是純正的,磊落的,即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對別人訴說的。
讀《詩經》時,應當摒棄雜念,去發現其中美的東西。
既然思想是純潔的,那就沒什麼不能寫的。
既有情,也有欲,既有含蓄婉轉,也有熱烈奔放。
這都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情感的自然抒發。
再者,禁止自由戀愛,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禮教,是在儒家思想實現大一統後才逐漸形成的。
《周禮·地官·媒氏》中有明確規定:
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
每年仲春三月三,是男女自由相會的日子,就算有淫奔之舉,也不禁止。
而古時結婚時有互換鹿皮的習俗,白茅也多用於祭祀,這暗示詩中的兩人有締結婚姻之意,絕不是隨意苟合。
故而,與其說這是一首「淫」詩,不如說是對地方民情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