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騙了!課本里被誇上天的這3個歷史人物,他們其實壞透了

2025-09-25     花峰婉     反饋
1/1
別被騙了!課本里被誇上天的這3個歷史人物,他們其實壞透了

在童年的記憶中,教科書上那些光輝的歷史人物,如同燈塔一般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成為我們心中最初的英雄與楷模。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我們成年後深入了解歷史,才驚覺那些曾經的榜樣,在成年後竟蛻變成為品行惡劣、為人不齒的角色。

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匡衡:從「鑿壁偷光」到貪婪墮落

在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的名字與「勤奮」二字緊密相連。小時候,每當我們不認真讀書時,家長老師都會搬出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勉勵我們。

他的故事,始於一個貧寒的家庭。據《漢書》記載,匡衡家境貧寒,無錢購買蠟燭,於是他便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借著鄰居家的光線讀書。

這個故事確實很勵志,讓人忍不住對小匡衡艱苦環境中堅持讀書的精神感染。

只是課本里沒有把匡衡長大後的故事說完,因為這個勤奮讀書的小朋友黑化了,還黑化到人神共憤的地步。

匡衡最終靠著勤奮的努力,得以出人頭地,在漢元帝時期位至丞相,被封為樂安侯,享有31萬畝封地。但其貪婪之心逐漸暴露,利用郡圖出錯的空子,非法擴占了4萬畝。後被漢成帝查出,以「專地盜土」的罪名被貶為庶民,身敗名裂。

從「偷光」的勤奮少年到「貪贓」的權臣,匡衡的人生軌跡讓人唏噓不已。

匡衡的故事,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的複雜與社會的現實。他兒時的勤奮,無疑是值得讚揚的。但在權力面前,他卻未能堅守初心,最終走向了墮落。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對後人的警示。

李紳:從「憫農」詩人到貪婪酷吏

小時候,每當我挑食或者浪費糧食,父母總會語重心長地提醒:「盤中之餐,粒粒皆血汗。」這句家喻戶曉的詩句,源自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二首》,他生動地描繪了農民勞作的艱辛,表達了對農民的深深同情,也使他贏得了「憫農」詩人的美譽,名垂千古。

在我們幼年的記憶中,如此體貼農民辛勞的詩人,必定是一位心懷天下的仁者。

可誰知,真想恰恰相反,當官後的李紳,卻蛻變為一心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污吏,那顆「憫農」之心早已消失殆盡,反而開始殘酷地「剝削農民」。

據《舊唐書》記載,李紳在官場上以嚴酷著稱,他對待下屬和百姓極為苛刻,甚至不惜使用嚴刑峻法。

據說,李紳的生活也是極為奢侈,一頓飯的消費高達數百甚至上千貫。

當劉禹錫造訪李紳府邸,目睹其奢華的生活,不禁以詩諷刺:「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意思就是說,對於李司空(即李紳)來說,奢華的酒宴和美女歌舞已是家常便飯,而劉禹錫卻感到痛心疾首。

「司空見慣」這個成語便源於此。

李紳的奢侈生活之外,他的性格也極為冷酷無情,喜歡濫用權威,對待百姓殘忍無情。在他擔任淮南節度使期間,當地民眾生活在恐懼和苦難之中,許多人甚至被迫背井離鄉,渡江南逃。

李紳去世後,他的惡行被揭露,被定性為酷吏,遭到了「剝奪官職,子孫不得入仕」的嚴厲懲罰。

司馬光:從機智少年到守舊官僚

據《宋史》記載,司馬光年幼時,曾與夥伴們玩耍,一位小夥伴不慎落入大缸中,其他孩子驚慌失措,唯有司馬光冷靜地拿起石頭砸破缸底,救出了小夥伴。

這一事件,被後人傳為佳話,成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象徵著他的智慧與勇氣,那個敢於突破傳統束縛的孩子,理應成長為一位勇敢的改革者。

令人意外的是,進入官場後的司馬光表現得頑固不化,守舊而缺乏變通,甚至顯得有些迂腐。

雖然他並未像某些貪官那樣公然作惡,甚至可以說他為大宋朝竭盡全力,但是他的許多決策失誤,的確讓宋朝逐漸走向衰敗,直至崩潰的邊緣。

作為政治保守派的代表,他激烈反對王安石的變法。儘管變法存在缺陷,但他不分青紅皂白,一概否定的做法,顯得過於僵化。這不僅讓王安石在憤怒與痛苦中離世,還導致國家軍事、經濟的衰退,最終引發了「靖康之恥」的悲劇。

司馬光還重用了蔡京等一批奸臣,使得黨爭愈發激烈。他為了排除異己,不惜無差別地攻擊他人,甚至對像蘇軾這樣中立且有見地的意見領袖也毫不留情。

有人將司馬光視為大宋王朝的「掘墓人」,甚至認為靖康之禍的源頭在於他。雖然後世對司馬光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無可否認,他的固執與自私,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許多無法挽回的損失。

【寫在最後】

這些人物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的成長之路充滿了變數。在權力的誘惑下,即便是曾經的楷模也可能迷失自我,變成另一副令人失望的模樣。歷史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我們不能僅憑一則故事就斷定一個人的全部,而應全面審視,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1/1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