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蔡京,遠比小說複雜。
四度為相,這在北宋歷史上極其罕見。能夠四次登上權力頂峰,絕不僅僅靠運氣。
蔡京在位期間,大力推行新法,整頓吏治,發展經濟。百姓稱其為"太平宰相",這個稱號可不是隨便叫的。
蔡京有才。書法造詣極高,連政敵都不得不佩服。
"瘦金體"的創立者宋徽宗,都對蔡京的字讚不絕口。
政治手腕更是了得,能在複雜的朝堂鬥爭中屢屢得勝。
蔡京有野心。權力欲極強,利用手中權力聚斂財富,結黨營私。家中奢華程度,堪比皇宮。
蔡京有手段。對反對者毫不留情,即使是至親也不例外。
血緣關係在權力面前,一文不值。
蔡京與妻子的爺爺王珪,本來是翁婿關係。王珪登上相位後,蔡京竟然想要陷害這位岳祖丈。
計劃是讓王珪背上"包攬定策之功"的罪名。幸好計劃敗露,王珪才幸免於難。
連親弟弟蔡卞,蔡京都敢在宋神宗面前說壞話。手足之情在權力爭鬥中,顯得如此脆弱。
家族內鬥,往往比外部敵人更加殘酷。因為了解得更深,下手也更狠。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也沒能逃過蔡京的打壓。元祐黨爭爆發,李格非被列入黨籍,不得在京任職。
表姐夫的權勢滔天,李清照一家非但沒沾到光,反而深受其害。
這種情況在權貴家族中很常見。利益一致時是親人,利益衝突時是敵人。
蔡京最終敗在自己的貪慾上。權力讓他迷失了方向,也讓他樹敵無數。
宋欽宗即位後,立刻將蔡京貶到嶺南。
路上病死在潭州。一代權相,落得個客死他鄉的下場。
臨死前,蔡京寫下遺言:"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無家。"
權勢顯赫時門庭若市,失勢之後門可羅雀。這就是權力遊戲的殘酷現實。
現代社會的職場生態,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位高權重時朋友遍天下,一旦失勢便門前冷落車馬稀。
人性的複雜,千年未變。
表妹夫秦檜——權傾朝野的奸相軌跡
秦檜的發跡,更像一個勵志故事的反面教材。
貧寒出身,寒窗苦讀。十六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連考四屆才中進士。
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本來值得稱道。可惜後來的所作所為,讓人對其早年的努力也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