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我國有100萬存款了不起嗎?銀行人告訴你:真相扎心又現實

2025-09-25     幸山輪     反饋
1/3
100萬存款的「黃金時代」已逝?2025年的財富觀重塑

上個月,一次尋常的銀行之行,卻意外勾起了我與大學同學小周的久違重逢。他如今已是這家銀行網點的副行長,一身筆挺的西裝,談吐間透著職業的沉穩。業務辦畢,我們找了家鬧中取靜的咖啡館,在氤氳的咖啡香中,開始了這場關於財富的深入對談。

「小周,」我開門見山,帶著一絲不確定的好奇,「如今,銀行里存上100萬,算是很多錢嗎?」

小周莞爾一笑,輕啜一口手中的拿鐵,眼中閃爍著洞悉人心的光芒:「這個問題,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許多客戶,一旦存款簿上跳出『1,000,000』這個數字,便覺得腰杆挺直,財務安全感油然而生。但說實話,步入2025年的今天,100萬的意義,早已與十年前判若雲泥。」

他的回答,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層層漣漪。在許多普通人樸素的認知里,100萬曾是財富的金字塔尖,是衡量經濟獨立與安全感的標尺。然而,隨著經濟的滾滾向前,通貨膨脹的無聲侵蝕,以及生活成本的節節攀升,這個曾經令人艷羨的數字,其「含金量」是否已悄然縮水,變得不那麼耀眼?

數據窺視:100萬,究竟是「稀缺」還是「平均」?

為了佐證小周的觀點,我調取了中國人民銀行於2025年第二季度發布的《中國居民儲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平均存款額約為32.7萬元,而農村居民家庭的平均存款則為12.5萬元。從統計學角度看,擁有100萬元存款,確實已經遙遙領先於大多數家庭。

更進一步的數據顯示,在城鎮居民群體中,存款金額超過100萬元的家庭占比已攀升至9.3%,相較於2020年的6.8%,這是一個顯著的增長。這意味著,若您手中握有100萬,至少在數量上,已超越了90%以上的家庭。

數字之外的真相:購買力下降與現實的嚴峻考驗

聽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數字,對吧?然而,小周話鋒一轉:「單純的數字遊戲,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審視這100萬的『實際購買力』。」

他援引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指出2020年至2025年間,累計通貨膨脹率約達到了15%。換言之,2020年的100萬元,其購買力相當於2025年的115萬元。也就是說,如今的100萬,購買力僅相當於五年前的87萬元左右。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