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到李白墓前,寫下一首詩,只有6句,最後14字讓人想哭

2025-09-24     滿素荷     反饋
1/5
唐代詩人如雲?除了杜甫之外,誰是李白的知己呢?

小七會說:白居易。

公元762年,李白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去世的地方在當塗,他的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將他葬在城南龍山東麓。

37年後,一個叫白居易的青年來到宣州。

當他站在李白墓前,感慨萬千,揮手寫下一首詩:

李白墓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李白的墓在採石江邊,無邊的野草環繞,連著天邊的白雲。

於白居易來說,像李白這樣的大詩人,應當擁有更高級的墓地,可此地卻如此簡陋和荒涼。

誰能想到,這荒蕪的墳墓中的枯骨,曾寫出了多少驚天動地的文章呢?

自古文人相輕,可白居易對李白卻充滿了同情。

他感慨:詩人都是薄命的,可是像李白一樣窮困失意的,再也沒有了。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如君」一語道破李白人生的困頓失意,讓人想哭。

每每提到李白,多是豪放、樂觀的字眼,事實上,他的人生充斥著失望、窮困與悲傷。

開元十二年(724)年,24歲的李白離開蜀地,仗劍從游,意欲建一番事業。

李白很自負,他一心想通過才華進入仕途,拒絕科舉。

如此一來,就必須要人推薦。

李白來到渝州,謁見李邕,希望得到他的推薦。

李邕卻看不起李白:一個毛頭小子,會寫幾首詩而已,口氣怎麼那麼大。

有的人脆弱,一擊即碎,而李白卻是個銅豌豆,他洋洋洒洒寫下一首詩《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你可別看不起年輕人?孔夫子都說後生可畏呢!

年紀輕輕,受到嘲諷,李白並沒有放在心上。
1/5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