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雲覆雨,杜甫的這首詩只有4句,便道出世間莫大的諷刺

2025-09-23     滿素荷     反饋
1/5
李白和杜甫,這大唐詩壇最頂尖的兩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卻都不是科舉出身。

李白是商人之子,無法科舉,一生遺憾。

杜甫是考了幾次,事與願違,功名蹭蹬。

開元二十三(736)年,24歲的杜甫參加「鄉貢」,次年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

本以為能夠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和少年名氣科舉能夠一舉及第,結果意外落第。

不過此時杜甫正值青春年華,並沒有把這次落第當回事,轉頭就漫遊齊趙、呼友放馬去了。

杜甫這一去就是十年,十年滄海桑田,朝堂之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唐玄宗李隆基失去了早年勵精圖治的精神,沉迷於後宮聲色之中,朝政大權掌控在宰相李林甫手中。

天寶五載(746年),杜甫從洛陽來到京城長安,準備再次參加這一屆的科舉。

然而這次科舉是在李林甫的操縱下舉行的。

李林甫為了蔽塞言路,竟將所有考生全部黜落,給唐玄宗的理由是「天下英才已盡入彀中,野無遺賢矣」。

35歲的杜甫,再一次落榜。

鮮衣怒馬的少年時光已然逝去,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再沒有說走就走的衝動了。

杜甫在長安住下了,大有未得功名不罷休的氣勢。
1/5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