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寫出了自己對摯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詩人以無限想像起筆,遙想太守朱壽昌正在宴請賓客,一起賞雪共飲,醉眼朦朧之態呼之欲出。而眼前的雪又是為誰而落呢?
這是想像友人此刻的狀態,以此表露自己的思念之情。
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這兩句進一步運用想像,寫摘了梅花,遙望已然是半隱狀態的陶潛。
「手把梅花」有「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韻味,而「憶陶潛」則顯隱士風範。手持一枝梅,「東望」著我這位居住在黃州的陶潛。
蘇軾在黃州並無實權,還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此時他的心理是矛盾的,還並未達到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狀態。如此寫也不過是聊以自慰罷了。
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最後一句,是對故人的思念,也是釋放自己的壓抑。冬天的這一場雪猶如故人歸來,而故人也像雪心生思念,景色雖好,只可惜落魄的自己讓人心生嫌棄之感。
可以理解為作者因為眼前的雪想起了朋友,想與他把酒賞雪,共話詩詞,但自己是戴罪之身無法出門拜訪,一句「有人嫌」道盡了心中無限失意與孤寂。
整首詞上片用「江闊天低」之景渲染出思念故人的氛圍,下片則以「雪似故人人似雪」之情寫出自己的深深思念。由景到人,將自己身世的感傷與對友人的思念交織在一起,寓意十分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