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貝殼就是貨幣,一串能買個奴隸,為何人類不去趕海多撿一點?

2025-09-23     花峰婉     反饋
1/3
古代貝殼就是貨幣,一串能買個奴隸,為何人類不去趕海多撿一點?

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大地上,最值錢的硬通貨不是金子也不是銀子,而是海邊隨處可見的小東西:貝殼。

商周貴族們腰間叮噹作響的一串串貝殼,相當於現代人皮包里的一捆捆鈔票。漢字里凡是和錢有關的字大多帶著「貝」字旁:財、貨、購、販、帳、貸……

還有「寶貝」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漢代。

當時貝殼的購買力驚人。商朝女將軍婦好曾經豪擲700朋貝幣,一口氣買下九十畝良田。西周的一場交易記錄顯示,一塊玉璋能換80朋貝幣再加十塊田地。

最便宜的其實是人,成王時期一個奴隸只值二十朋貝幣,算下來身上帶一串貝殼就能買個奴隸了(資料來源《中國收藏》雜誌)。

一朋是多少枚貝呢?說法不一。王國維則認為五貝一系,兩系一朋。而郭沫若則認為一朋是十貝。

現代人難免想入非非:要是穿越回商朝,撒腿跑向海邊撿貝殼,豈不是分分鐘實現財務自由?可惜歷史從不配合幻想。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