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黃鶴樓留下兩首第一流的七絕,極度唯美,末尾都是千古名句

2025-09-22     滿素荷     反饋
1/5
提到有關黃鶴樓的詩詞,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崔顥的這首名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現存的詩作,有四十多首,內容豐富,但寫得最好的一首律詩還是這首《黃鶴樓》。

這首詩寫得恣意洒脫,氣勢蒼莽,頗有大家風範,後世的評價也非常高:「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這一點,就連連大詩人李白也不得不服氣。

據《唐才子傳》記載,李白曾登上黃鶴樓,也想賦詩,但當他看到牆壁上已有崔顥的這首詩,便收手不作,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提示在上頭」的無奈之語。

後來,李白到了南京的「鳳凰台」,寫下了《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雖然也是一首不朽名篇,但我們在字裡行間能明顯感受到模仿崔顥的痕跡,算不得超越。

關於黃鶴樓的七律詩,李白確實輸給崔顥一頭,但他卻有兩首關於黃鶴樓的七絕,都是第一流的作品,極度唯美,末尾兩句流傳千古。

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寫於開元十八年(730),李白聽說自己的偶像孟浩然要去廣陵的消息,便相約在黃鶴樓見面。

幾天後,孟浩然乘船去了揚州,李白親自到江邊送別,看著朋友的帆船遠去,他心有所感,於是寫下了這首名篇。
1/5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