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幸的是,江淹在十三歲這年失去了父親,也失去了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本該出門求學的江淹,被迫開始養家餬口,但是他也沒有什麼特殊技能,只能靠著上山撿柴火賺錢。
一直到江淹二十歲那年,宋孝武帝劉駿發現了江淹的才華,於是便特意讓他來給皇子當家教。
雖然當家教並沒有實權,但這足夠了,江淹能被皇帝請來當家教,這就說明他已經有足夠的名聲,大家都知道他是個厲害人物。
由於江淹「賢名遠播」,因此後來改朝換代的時候,江淹總是被朝廷找來當官。
哪怕有些人不喜歡江淹這個人,也必須把江淹請到身邊,因為江淹的影響力太大了。
皇帝可以不用他,但是不能沒有他,哪怕不需要江淹的才華,也必須將江淹留在自己手裡。南朝宋時期,江淹在建平王劉景素手下任職,但是劉景素對於江淹並不是很在意。
在投奔劉景素之前,江淹被牽扯到了一樁大案當中,莫名其妙地就被關進了大牢。
劉景素聽說江淹在大牢里,連忙用自己的門路將他救了出來。江淹對他感激涕零,發誓一定會盡力輔佐他。
但是劉景素身邊不止江淹一個謀士,劉景素很少會聽江淹的建議。
雖然劉景素不聽江淹的諫言,但是江淹並不是沒用的。
自從他來到劉景素這裡後,有不少人慕名前來投奔劉景素,他們可不是奔著劉景素來的,而是衝著江淹來的。
但是劉景素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還以為是自己變得更厲害了。
看不清局勢的劉景素決定起兵造反,自己當皇帝,江淹勸他再等等,還不到時機,但是劉景素卻覺得江淹在故意搗亂。
憤怒的劉景素直接將江淹貶為了一個小縣令,自己則是帶兵造反了。而最後的結果也可想而知,劉景素兵敗身死,年僅二十五歲。
劉景素被殺後,南朝宋已經是搖搖欲墜,此時的江淹在鄉下當縣令,也是難得清閒。
蕭道成建立南朝齊之後,派人到處尋找江淹,把當了三年多縣令的江淹拉了出來。
在之後的日子裡,江淹的角色一直都沒有變過。在南梁建立之後,蕭衍也是利用江淹的影響力為自己網羅人才。
江郎才已盡
但可以預見的是,江淹這種身份的人,早晚會被朝廷拋棄,因為他的作用就是吸引人才。
蕭衍剛把江淹拉攏到身邊的時候,不僅讓他當了吏部尚書,還給了他很多的福利。但是等人才足夠多了之後,江淹可就沒有這麼受歡迎了。
排擠江淹的第一步,就是將他貶出京城,讓他去外地做官。官的大小無所謂,只要是讓他離開政治中心。
等人們把江淹忘得差不多了之後,再把江淹往下貶,直到貶為平民。
蕭衍就是這麼乾的,他先是將江淹貶為了宣城太守,隨後便將江淹一貶到底,讓他回家種地去了。
蕭衍的這種做法有點著急了,按理說應該一步步地來,不能直接把一個太守貶為平民。
主要是因為這種情況太扎眼了,很容易引起別人的關注,也很容易就能讓人看出來,朝廷這是在針對江淹。
蕭衍後來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他就想了個辦法。
不知什麼時候,民間出現了一個關於江淹的傳聞,據說江淹在外遊玩的時候,遇上了一個自稱是郭璞的老人。
這個老人鬚髮皆白,看起來年齡很大,但是走起路來還是健步如飛,比年輕人走得還要快。老人快步來到江淹面前,向他討要「那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