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被評為千古無二?他創造了3個世界第一,至今無人能 超越

2025-09-21     花峰婉     反饋
2/3
項梁一想,覺得項羽說得有道理。於是又教他兵法。

這一次,項羽學得比前面兩次久。但是也就只堅持了半年,他又罷工了。

這一次他沒有再找藉口,而是嫌這兵法儘是些陰謀詭計,不對他的胃口,他喜歡大開大合,從正面擊退敵人。

項梁也沒轍,只能由著項羽來。

就這麼一個「不學無術」之徒,後來卻成長為一代名將,威震天下。甚至堪稱古代武將的天花板。

項羽的天賦有兩方面。

首先,他天生神力。

《史記》對項羽的描述是「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三尺相當於一米,八尺有餘,也就是說項羽身高差不多3米。別說古代了,即便放到現代,這也算是「巨人」一般的存在。姚明見了他都要仰視。

身體越高,那麼身上的肌肉就越多,力氣自然也就越大。這才使得項羽可以徒手舉起大鼎。

古代所使用的鼎分大鼎和小鼎。小鼎是日常使用的,而大鼎則是禮器,用來祭祀的。小鼎重量大約在100斤以內,而大鼎重量大約在200斤以上。

古人舉鼎,自然不會是小鼎,往往都是舉大鼎。

當年秦武王作為諸侯中有名的大力士,結果妄圖舉周鼎,因為力氣不夠,最終丟了性命。

他沒做到的事情,項羽卻做到了,可見項羽的力氣之大,難以想像。

要知道,古代演義小說里的猛將,動不動使用上百斤的武器,那是戲說。實際上古代武將能使用幾十斤重武器的人都不多,項羽力氣之大可見一斑。

雖說項羽沒有怎麼好好學武藝,但是憑藉著天生神力,配合他大開大合的戰法,展現出了以一敵百的實力。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

此外,項羽在用兵方面無師自通。

前面提到,項羽根本沒學幾天兵法。但是這不影響他在作戰的時候施展兵法。

項羽的成名之戰便是巨鹿之戰。此戰中,他施展出「破釜沉舟」,激發出楚軍的潛力,得以大敗秦軍。

這「破釜沉舟」可是當時兵書上沒有的戰法,純屬項羽自創。都說孔老夫子「生而知之」。項羽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生而知之」呢?

由此足以看出,項羽在文韜武略方面都有驚人天賦,這種翻遍史書,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武將了。

以寡敵眾的軍事奇蹟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不少,但是往往也就是擊敗三五倍的敵軍。比如戰神白起,他在伊闕之戰中,率領10萬秦軍,全滅24萬韓、魏聯軍,就被諸侯所忌憚。

但是這放在項羽面前,啥都算不上。

項羽最有名的兩場戰鬥,分別是巨鹿之戰和彭城之戰。而這兩場戰鬥,項羽都面對著十倍以上的敵人,最終卻取得了勝利。

先說巨鹿之戰,當時章邯崛起,秦軍氣勢如虹,義軍則節節敗退。就連義軍中最強的項梁也死在了章邯手中。

當時章邯率領40萬大軍圍攻趙國,趙國向楚懷王求援。楚懷王派出宋義為上將,率領五萬人馬前去馳援。項羽以副將的身份隨行。

宋義這人其實有謀略,於是到了趙國附近就裹足不前了。他是想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是項羽最看不慣這種陰謀詭計,於是殺死宋義,將其取而代之。

緊接著,他便出兵渡河。項羽手中有五萬人馬,他分出兩萬,去襲擾秦軍的後勤部隊。自己則率領3萬將士,採用破釜沉舟的戰法,正面對抗40萬秦軍。

也就是說,項羽真正與秦軍交戰的部隊只有3萬人馬。

結果40萬秦軍被這3萬人馬殺得潰不成軍,加上章邯害怕被趙高陷害,於是選擇投降了項羽。

此戰,項羽擊敗了13倍的敵人。

再來說說彭城之戰,此戰可以說是劉邦最不願意提起的一戰。劉邦都被項羽打出心理陰影了。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