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明朝最慘才子,科舉考到60歲,卻寫出最動人的散文

2025-09-21     花峰婉     反饋
1/3
歸有光:明朝最慘才子,科舉考到60歲,卻寫出最動人的散文

周末時閒來無事,拿起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不知讀了多少遍,讀來感慨萬千。特別是那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枇杷樹本身是常見的植物,但是在歸有光筆下也能成為寄寓悲痛和懷念的意象。寥寥數語,飽含至情,不愧為歷來被人所稱道的最質樸動人之語。

南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有個精妙的譬喻:蚌病生珠。「最動人心弦的作品,總是痛苦的產物」。歸有光的名篇《項脊軒志》並非一揮而就,而是歸有光以終生的愛與哀,緩慢賦形。

歸有光出身於蘇州府崑山,歸家在崑山,是一個有名的大族。明代以前有不少人入仕當官,即使不當官,也是在當地頗受敬重的讀書人。

然而,到了明代中葉,歸家漸漸走向了衰落。歸有光曾祖父歸鳳時,曾經中過舉人,當過知縣,但是不久就病逝了。歸有光的祖父歸紳和父親歸正雖然也刻苦讀書,可多次參加科舉都沒有登榜,以布衣終老,此後歸家便開始敗落了。

幸好,歸有光幼年便顯露天賦,歸有光7歲便入了學堂,9歲能作文章,10歲就能作洋洋千字文,14歲應童子試,20歲以第一名補蘇州府學員,曾經名動蘇州,一生的功名似乎唾手可得。

對於家道中落的歸有光來說,改變境遇的唯一途徑就是競日幽居苦讀。歸有光渴望考中進士,將讀書入仕和建功立業作為畢生的使命和價值追求。他立志中興家族,力圖憑藉讀書入仕重振門庭,重塑家風,完成歸氏家族光宗耀祖的重託。

少年時期便熟背《五經》《三史》的歸有光,起初對科舉滿懷希翼盼。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在跟歸有光開玩笑,之後的路,卻艱辛險峻。

歸有光從明嘉靖四年(1525)年秋天開始,先後六次參加應天府鄉試,前五次都沒有中舉,直到第六次才以第二名中舉,時年35歲。

可讓歸有光沒想到的是,他從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舉人以後,他竟然先後八次參加會試而無一中第。

科舉之路,山重水複,每次進京會試,歸有光出行只有家裡的一個童僕任慎陪伴,他每次出吳淞江,沿運河北上,水陸路單程2000多里,來回至少四五個月。歷經磨難,他已具有超乎常人的承受力。

多次落榜的歸有光,為了餬口,歸有光只好一邊應試,一邊談道講學,他開設「震川學館」,以授徒講學營生。他培養了數百名學生,被人們尊稱為「震川先生」。白天,他講學授徒,可到了夜晚,仍然埋頭苦讀,渴求考中進士。

久試不第,才學、名望和理想天懸地隔,對歸有光來說,是無法釋懷的傷痛。可更令他悲慟欲絕的更是他所深愛之人的離去。

歸有光28歲那年,也就是婚後六年,妻子魏氏病逝,年僅21歲。歸有光曾感嘆:「吾妻之賢,雖史傳所無。」

在髮妻病逝後,歸有光曾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吾妻死,室壞不修」,此時的歸有光心中滿是哀婉、悲戚與消沉。

知音不再,孤獨也沒地方傾訴了,他只能將這份伉儷之情轉化為漫漫苦旅前行的撫慰、陪伴和砥礪。

32歲那年,歸有光的小妾寒花去世,年僅19歲,期間所生二女先後夭折;歸有光43歲那年,長子染病而亡,年僅16歲;歸有光46歲那年,續娶的妻子王氏病故,年僅34歲。

歸有光自幼父母雙亡,在二十三歲至四十六歲的這段時間裡,家中就有七位親人去世,平均每三年家裡就遇到一次喪事。

從祖母、母親,到妻子魏氏、王氏,及小妾寒花,兒子、女兒,次第以愛照亮歸有光。

這些喪失的愛,喪失一次,就有一篇傑作問世,《先妣事略》《項脊軒志》《寒花葬志》《世美堂後記》《女二二壙志》《思子亭記》......

至親之人接二連三地離開,科舉考試的八次失敗,歸有光遭受的命運殘酷是可想而知的。

少年喪母、三次喪妻、中年喪子,接連的科考失敗,功業無成的愁悶,處處遭遇挫折的歸有光深感生命的無常悲涼和巨大的精神孤獨。歸有光可謂經歷了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的苦難。

也正是因為這獨特的經歷,歸有光抒情類的散文,正是他真情的流露。備受感情的折磨,使他筆下的散文更具濃厚的感情色彩。

歸有光散文中的每個人物形象都不呆滯,就拿《項脊軒志》來說,《項脊軒志》起筆的時候,歸有光十八歲。這部散文作品,以老屋的書齋為主要描述對象,書齋名字叫「項脊軒」,講述了歸家幾代的人事變遷,在文中,歸有光表達了對祖母、母親和妻子等已經逝去的親人的懷念。

在《先妣事略》當中,歸有光主要描寫自己的母親,用細節描寫的手法,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寒花葬志》作品中充滿了對妻子的懷念。

這種看似閒談的筆法,卻用極淡之筆寫極摯之情是歸有光散文的獨特之處,文章富起來感人至深,極富中國式審美含蓄平和的特點,也是後世推崇他的散文的重要原因。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