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的輕徭薄賦使得老百姓迅速變得富強起來,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咱們勤勞善良的老百姓若是幾十年安居樂業,沒有什麼大的生活開支、社交成本,也受戰爭的襲擾,基本上都會變得很富有。
需要解釋的是西漢國家怎麼也跟著變得富有了呢?其實國家的財政支出基本上有「官僚成本、慾望消費、天災人禍和軍事戰亂」四個方面。官僚成本因為官僚機構比較精簡,所以變得極低;慾望消費因為漢文帝以身作則,整個國家崇尚節約樸素,所以奢侈消費的花費也降了下來;天災人禍方面,漢文帝時期一直風調雨順,什麼旱災、水災、火災、蝗災、病災和黃河改道、地震頻發等勞民傷財的事情基本上就沒發生過,所以社會應急成本也是相當低的。最後軍事成本,漢文帝時期基本上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沒有啥軍事成本。
總而言之,漢文帝這23年,在自身的克制和老天的幫忙下,使得大漢王朝度過了一段寶貴的自愈和自強時期。後面,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和漢武帝全面反攻匈奴,其實都應該感謝漢文帝給他們提供了國力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