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為何被稱為「詩鬼」?他22歲寫下的千古名句,被無數文人引用

2025-08-11     滿素荷     反饋
1/4
天妒英才的例子,可謂是屢見不鮮,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如此,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賀也是如此。李賀,字長吉,中唐時期著名詩人,比李白晚出生整整九十年。雖然是李唐皇室後裔,但到李賀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不過他以擁有高貴血統而感到無比自豪,優越感油然而生。

李賀跟前輩駱賓王比較相似,兩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神童,年少成名。駱賓王七歲創作《詠鵝》,李賀也在七歲那年,當著韓愈的面寫出《高軒過》,從此名聲大噪。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或許為考驗李賀,故意讓他過得不如意。

因為父親去世較早,母親含辛茹苦把李賀兄妹養大,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李賀從十幾歲就離開故鄉,到外地謀生,他在詩中寫道:「欲將千里別,特此易斗粟。」貞元二十年,虛歲只有十四歲的李賀,就已名滿京師,詩文獨步天下,一般文人望塵莫及,與混跡文壇多年的李益不分伯仲。

在文學界美名遠播的李賀,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仕途卻不盡人意。本想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卻因各種原因,被取消考試資格,韓愈極力幫他疏通關係,但並沒有成功。李賀感嘆命運的不公平,無力改變現狀,不得不逼迫自己接受現實,化悲痛為創作源泉,寫詩抒發內心傷痛。
1/4
下一頁
呂純弘 • 7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