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康熙臨終前,為啥讓1個男人陪葬?雍正繼位後才知父親用意
康熙皇帝這一生,經歷了太多腥風血雨。他打過仗,治過國,也挨過背叛。
晚年的康熙,不再是那個年輕氣盛的少年天子,而是一位把帝王之道拿捏得死死的老狐狸。他最擔心的不是國家會不會富強,而是死後這個江山還能不能穩得住。
就在他彌留之際,他做了一件讓朝堂上下都震驚的事:點名隆科多,陪葬。
這道命令如雷貫耳,隆科多差點沒跪癱在地。但康熙卻笑而不語。
直到雍正繼位,才發現這是一招絕妙的「反將」。
康熙帝晚年心事重重:不是江山,是兒子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算是清朝歷史上最能打的一位皇帝。他把三藩剿了、台灣收了、西北守住了,經濟搞起來了,文教也不落下。可以說,把清朝推上了第一個巔峰。
但正因為他這麼「能打」,讓他對「誰來繼承」這事格外上心。他太明白,江山再穩,如果傳給一個守不住的人,那全完。
於是康熙晚年反覆折騰立儲這事。他的兒子們一個比一個能斗,老八拉了個「八爺黨」,老十四自帶兵權,老三、老十三、老十都不是省油的燈。反而是那個沉默寡言的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在康熙眼裡,才是真正可以託付的。
不過,這份「託付」不能靠嘴說,得安排人手。
重臣選誰?康熙看中兩個男人
一個是年羹堯,另一個是隆科多。
年羹堯出身名門,岳父是明珠,妹妹是四阿哥福晉。他文武雙全,打仗有一手,治政也精明。關鍵是他和四阿哥有親戚關係,綁得牢。
但年羹堯雖有才,還是個「外臣」。
而隆科多呢?他不是一般的「自己人」——母家佟佳氏,是康熙最信任的娘家。
祖父佟圖賴,是清初開國功臣;
父親佟國維,是康熙朝的權臣;
兩個姐姐和姨媽,都嫁給了康熙。
隆科多還是「內衛」的頭——步軍統領,掌控京城防務。這意味著,他控制著皇宮的門鎖和鑰匙。
康熙知道,這樣的人,能保皇儲上位;但要是反了,江山不保。
所以必須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