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中國游泳協會發布了新加坡世錦賽的參賽名單,陳芋汐將領銜中國跳水隊出戰。然而,另一位跳水新星——全紅嬋,卻未能出現在這份名單上。這個結果讓許多跳水迷不禁擔心,她在未來的競技生涯中能否恢復巔峰狀態。
全紅嬋的近況可謂充滿波折。自2023年世錦賽選拔賽以來,傷病便一直困擾著她。2023年,她因腳傷不得不退賽;而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前,腰傷的復發令她一度住院治療;今年5月,儘管她已隨隊抵達武漢參加全國跳水冠軍賽,但由於腳踝舊傷復發,最終她無奈退出比賽。
傷病的陰影似乎籠罩著她的每一次征程,也讓不少人產生了疑慮——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她還能參賽嗎?
回溯至東京奧運會,全紅嬋僅14歲便在國際跳水舞台上嶄露頭角。當時,她的形象並不符合「天才選手」的傳統印象——黃毛、眼神怯懦,甚至顯得略顯營養不良。然而,當她站上跳水台時,她的表現卻如閃電般震撼了所有人。精準的起跳、空中優雅的姿態,以及入水時那幾乎無聲無息的水花消失,都讓她贏得了裁判的滿分和觀眾的熱烈掌聲。憑藉這種幾乎完美的發揮,全紅嬋奪得了女子10米跳台金牌,並打破了世界紀錄。她迅速成為了中國體育的新星,而她的「為媽媽治病」的樸素願望更是讓她贏得了眾多的關注與同情。
然而,競技體育之路從來不曾一帆風順,特別是在面對身體逐漸發育和成長的階段。隨著年歲的增長,全紅嬋逐漸進入了青春期,身體的迅速變化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身高和體重的變化讓她的身體協調性和空中姿態受到影響,而跳水這項對身體控制要求極高的運動更是對她提出了嚴苛的要求。為了適應這些變化,她必須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進行技術調整。教練陳若琳曾透露,全紅嬋現在的訓練方法極為精細,某個動作,比如207C(向後翻騰三周半抱膝),需要反覆練習300遍,才能勉強找回之前的感覺。即便如此,她的得分也從奧運時的95分下降至60多分,這一成績與她曾經的輝煌相比,顯得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