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謀聖張良,有多牛?劉邦病死前,他為子孫換來2000年平安

2025-07-01     花峰婉     反饋
3/3
此時張良早已不問私利。封地不擴,府邸簡陋。連屬下俸祿都按舊數發放,不添不減。家人勸其謀求郡守,他只回一紙短箴:「功者退。」

不是虛偽,而是看透。功高震主,不如歸隱。

張良出入不騎馬,衣履不著錦。他見過太多因盛而衰的局。韓信稱王,也因稱王喪命;彭越擁兵,也因擁兵遭廢。只有他,始終清白,始終無懼。

朝中臣子或敬或畏。有人私稱他「半仙」,有人稱「謀主」,有人稱「無形兵器」。

這份隱力,勝過萬軍。

劉邦晚年多病。一次重病中,點名張良入宮。宮門關閉,內臣靜立,劉邦以目示意。張良俯身未語,僅以手指宮牆。

劉邦閉眼,隨後不再提更改儲君之事。

從此,張良徹底隱退。

後人千年無憂,留侯真正的勝利

劉邦去世。呂后掌政。宮廷再亂,張良未現。宮中檔案無其名字,朝堂議事無其人影。三年之內,多數功臣清洗,張良家族紋絲不動。

子孫無任高職,皆避權遠地。張良自幼教子守禮、避財、忌爭。家訓一條:「莫近樞機。」

不是怕死,而是不貪生。

張良的孫輩,大都做了地方小吏,或入山為儒。東漢時,有人曾問張氏後人為何不承先祖之名復起,答曰:「祖有遺言,不爭天命。」

千年傳承,從不高調,卻無衰敗。

後世稱劉邦為「漢高祖」,稱張良為「謀聖」。百官死後多被清算、貶損,唯獨張良,歷朝皆正評。

史記中,司馬遷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功也。」《漢書》中,班固稱其為「策無瑕,智不露」。

不寫兵書,卻被諸葛亮、劉伯溫奉為先賢;不傳弟子,卻成千年範式。

張良去世時,無送葬儀仗,無宮廷大禮。僅遣小吏送一匣黃石書卷,封棺而葬。

無墓碑,無神道,只有一塊黃石,臥于山林之間。春雨落,石生苔,山路不顯,行人少至。

這才是真正的「隱身」。

張良沒為劉邦開疆萬里,卻替劉氏換來子孫安穩。沒有鐵騎護國,卻用退步換來江山延續。

不是贏一時,而是贏一代代。不是說了什麼,而是沒說什麼。不是留下什麼,而是沒留下什麼。

張良的人生,不是將軍式的輝煌,而是棋手般的克制。他不見血,不見敵,卻步步為營。

千古謀士無數,唯張良被稱「聖」。
呂純弘 • 29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36K次觀看
管輝若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40K次觀看
呂純弘 • 13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管輝若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管輝若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管輝若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220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1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