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謀聖張良,有多牛?劉邦病死前,他為子孫換來2000年平安

2025-07-01     花峰婉     反饋
1/3
千古第一謀聖張良,有多牛?劉邦病死前,他為子孫換來2000年平安

不是打仗贏了,不是官位封高,而是活得清醒,退得及時,保全自己,還保住子孫。張良能做到的事,兩千年來無人再複製。他不是贏在兵法上,而是命運與格局。

從刺秦敗局,到成為劉邦背後的大腦

張良出身韓王貴族,六代丞相,家藏兵書千卷。秦滅韓國後,家破人散。他不逃,不躲,找來大力士,鑄錘重百二十斤,埋伏於博浪沙,等秦始皇東巡。

錘落。鐵器破風而下,響動驚人。只擊倒副車,未中帝駕。行動失敗,大追緝緊隨而來。張良換名換籍,隱於下邳。

十年如一日,不出頭,不顯形。白日苦讀《黃石公兵法》,夜間默記陣圖走位。

不是沒想過死,而是死得要值。不是急著復仇,而是要換個結局。

直到項梁起兵,劉邦出關,張良出山。初見,拿出《太公兵法》做禮,引來重視。不是靠出身,而是憑謀劃。

鴻門宴前,劉邦心虛。張良籌劃送禮,步步引導項羽離場。宴後生死分野,張良一役成名。

此後每一場關鍵節點,張良都在。不是站在前線,而是算在前面。定三秦、誘韓信、斗項羽,每一步都有部署。

不是揮劍,而是動筆;不是喊殺,而是設局。

劉邦勝了,封張良為留侯。

不是封疆大吏,而是幕僚核心。留在中樞,不理軍政,只管戰略。

他懂勢,不搶權;懂退,不貪位。

太子風波起,張良隱退如脫身術

漢室初定,宮廷風起。呂后強勢,劉邦晚年生疑,太子劉盈軟弱,不似儲君。

劉邦起意改立趙王如意。朝中震盪,呂后憂懼,太子更無措。

重臣中,蕭何主行政,曹參掌兵馬,樊噲守邊塞。宮中無人可穩事。

張良不語,自薦告退,回城外辟穀,不食五穀,不出家門。

辭職,不是避禍,是拒絕站隊。張良明白,這局沒有贏家。呂氏若勝,舊臣難免清算;劉盈若敗,漢室難穩。

隱,不是軟。張良遠離宮廷,親迎黃石公後人入山,講兵法,不涉政事。

呂后急,太子請,張良不回。

三年內宮中四廢詔書起草,劉邦親往城外探其意。張良未言留太子,也未贊趙王,只說一句:「人各有命。」

劉邦回宮後,再未動廢立之念。

太子安坐。呂氏無虞。張良繼續不出。劉邦去世後,呂后主政十六年,張良家族無一被動。

不是不忠,而是忠於格局。不是不作為,而是退為上計。

張良看穿人心,也看透權力。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29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36K次觀看
管輝若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40K次觀看
呂純弘 • 13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管輝若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管輝若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管輝若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220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1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