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談及馬斯克時表示,預計他完成改革任務後會回去經營公司,其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或「在某一時刻終結」 ,但自己會盡力挽留。而此前馬斯克已宣布,計劃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職務。
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當天簽署行政令,組建由馬斯克領導的DOGE,目的在於對聯邦政府進行改革,以大幅削減聯邦開支,恢復聯邦政府的能力和效率。可誰能想到,短短几個月後,馬斯克便決定離開這一職位。
特朗普(資料圖)
馬斯克作為「特殊政府雇員」,有著明確的任期限制。根據美國聯邦法律,特殊政府雇員一年內服務時長不得超過130天。馬斯克自今年1月20日就職,到5月底剛好接近這一法定時限。這種制度性的約束,從根本上限制了他在該職位上的任職時長,也為他的離職埋下了伏筆。
在任職期間,馬斯克可謂雷厲風行,在DOGE掀起了一場「效率革命」。他的目標十分宏大,計劃在130天內砍掉1萬億美元的聯邦支出,這可是2024年聯邦總支出6.1萬億的15%。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馬斯克採取了一系列激進措施。截至3月底,他已推動裁撤了3萬多聯邦雇員,同時讓7.5萬人通過「買斷離職計劃」離開,還關閉了美國國際開發署,大幅削減了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和教育部等部門的預算,凍結國會撥款、貸款以及冗餘合同。一番操作下來,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果,DOGE網站數據顯示,已為美國人節省了1300億美元,平均到每個納稅人頭上約807.45美元。
不過,這些改革措施在節省開支的同時,也觸動了眾多利益集團的「奶酪」。被裁撤部門的既得利益群體聯合起來進行反擊,國際開發署、教育部等部門紛紛起訴,指責改革破壞了公共服務的穩定性。在政治層面,兩黨議員也對馬斯克形成了夾擊之勢。民主黨議員強烈抨擊他的改革是在「摧毀政府」,而共和黨內部也有不少人擔憂改革會引發選民不滿,進而影響中期選舉。甚至,國務卿魯比奧等特朗普內閣成員也與馬斯克爆發了激烈衝突。在民意方面,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昆尼皮亞克大學的民調顯示,高達54%的選民認為馬斯克「正在傷害美國」,他的個人支持率降至39%,負面評價卻飆升至55%。如此一來,馬斯克在政治上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