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癮行為,是如何毀掉一個人的?

2025-04-07     溫澤峰     反饋
1/3
有個朋友說,自己有嚴重的「購物癮」,總是忍不住的買買買,東西不管有用沒用,都不假思索的一通買。買東西的時候很快樂,但看到觸目驚心的信用卡帳單,又開始懊悔買那麼多沒用的東西。

有個讀者也說,自己總是不由自主的刷手機,不能集中精力去干一件事,很討厭自己這樣沒有定力。

我之前也是這樣,忍不住點了又點的奶茶,忍不住喝了又喝的咖啡,刷起來就沒完沒了的手機......

其實,很多人都會這樣,明明知道這樣不好,但越逼自己就越上癮,上癮過後又會很自責,自責過後又改不了。

感覺自己正在被這些「上癮性行為」綁架著,一邊渴望自律一邊討厭自己不夠自律,明知道再這樣下去人就廢了,但又沒有好的辦法去戒斷這些癮。

01. 不是你不想改變

而是大腦已經失去了處理延遲滿足的神經通路。大部分人都像開頭那位讀者一樣,不是自己沒有意願,也不是自己不夠努力,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多巴胺會給人帶來獎賞感,讓你產生動力,體會到快感。但在已經上癮的大腦中,多巴胺的活動力卻變弱了。

你不停地滑動手機後,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峰值其實已經比第一次下降了83%。這不是簡單的「膩了」而是神經元在過量刺激下被迫啟動了自我保護機制。

就像你吃撐了之後再看到任何食物都會覺得不香了一樣,高頻次低門檻的即時滿足正在摧毀大部分人對快樂的感知能力。

更可怕的是這種快感系統的「通貨膨脹效應」。當大腦習慣了15秒就能獲得得刺激和快樂,面對需要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才能見效的運動計劃和需要專注才能完成的事情時,身體就會像遭遇病毒入侵般產生生理性排斥。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知道做這件事情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去做。而明明知道做這件事情很好,但卻遲遲沒有行動。

你意識到了,但是你的多巴胺卻被劫持了。
1/3
下一頁
溫澤峰 • 940K次觀看
溫澤峰 • 14K次觀看
徐程瀅 • 19K次觀看
徐程瀅 • 47K次觀看
徐程瀅 • 20K次觀看
徐程瀅 • 2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6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4K次觀看
溫澤峰 • 11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16K次觀看
徐程瀅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33K次觀看
喬峰傳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尚娥媛 • 3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