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名、王之渙《涼州詞》
· 原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排名理由:
唐代詩人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可排第七。
它是一首邊塞詩,雖是一篇怨詞,但畫面雄壯闊大,神氣不落淒切,反映了唐代的邊塞風貌和詩人的廣闊胸懷,在邊塞詩中極具有代表性,被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推為「絕句之最」。
這首詩還有一則趣事。開元年間,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三人小飲時,有梨園伶官演唱詞曲。三人便打賭看誰的詩入歌詞最多,最歌妓也選唱了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
整首詩展現了邊塞的荒涼、蕭瑟景象,同時又蘊含著詩人的慷慨、壯烈之情。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開篇描繪了黃河奔騰、孤城聳立的壯闊景象,黃河仿佛從白雲間流淌而下,與萬仞高山下的孤城相互映襯,展現出了邊塞的蒼涼與孤寂。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以一種看似豁達的口吻,既有對故鄉的思念,又有對邊疆艱苦環境的坦然接受,情感複雜而深沉,表達出了戍邊將士的思鄉之苦以及對邊疆環境的無奈,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