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迅速在網上發酵,網友們也表達出兩個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為「高鐵空間相對密閉,吃泡麵味道確實會影響別人,人們受不了說幾句很正常。」
還有人認為,「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讓在高鐵上吃東西,其他人更無權干涉,更何況那麼多人去圍攻一個孩子,這種行為才是不應該的。」
大多數人遇見這類情況時,都能做到將心比心,孩子也只是因為肚子太餓了才想吃泡麵,並不是故意要影響其他乘客。
孩子在這個年齡缺乏對自身行為的認知判斷,這時就需要父母提前做出判斷,如果事件中的爸爸提前給孩子準備一些氣味不是很大的食物,可能事情就不是這種結果了。
之前有位寶媽帶孩子坐飛機,因為擔心孩子在座位上哭鬧,影響其他人,便提前準備了很多小糖果和道歉紙條,上飛機後給周圍人都發了一個。
乘客們都覺得這個媽媽的做法非常有素養,既提前說明情況,還提前準備了小禮物誠心道歉。
這時即便孩子哭鬧,大家也都能理解了,更不好意思再加以指責。
同樣的場景,由於父母的處理方式不同,產生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