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聯「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就是是千古名句,意思是說,我真的懷疑春風是吹不到這邊遠的山城的,因為已經是二月了,居然還感到十分寒冷,還見不到一朵花。
唐人王之渙作品《涼州詞》中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來象徵將士們處在離京城遙遠的邊疆之地,難以沐浴皇恩。
這裡歐陽修這一聯同樣也是如此,既點明了時間和地點和山城氣象,也暗合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被貶的事實,這春風,是吹暖萬物的自然之風,實則也是君恩浩蕩卻不及荒遠地區的暗喻。
這一聯起得十分超妙,前句問,後句答,是因果關係,下句是上句的因,上句是下句的果,缺一不可,歐陽修自己也十分得意這兩句詩,他曾在《筆說》提及:認為如果沒有下句,那上句也無甚出奇(「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
各地氣候有異,花開自然也有先後,此地雖然未見花開,可春天畢竟是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