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8年,李煜降宋的第三年,又到了七月七日,這天既是「乞巧節」,也是李煜的生日。
回憶在江南的時節,全城祝賀,歌舞歡迎。如今冷冷清清,和小周后一起,比囚犯只少了腳鏈和手銬。李煜很傷感,填了首詞,讓小周后唱出來。
小周后輕啟朱唇,歌聲哀怨,令人聞之心碎。這就是傳頌千古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絕命之作,承載了他一生的悲與愁。
全詞以「東」起,故國吹來的東風勾起了李煜對往事的回憶,「春花秋月」、「雕欄玉砌」,引發了李煜的多重愁緒。
全詞以「東」終,李煜用一句千古絕唱問己問天,把自己的滿腔愁情寄寓「一江春水」,綿延不絕的送往東方的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