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李遵頊被迫退位,由他的兒子李德旺繼承皇位。
這位新皇帝一上台,就做出了一個看似大膽的決定——聯金抗蒙。
這下,蒙古人再也坐不住了。1224年,成吉思汗派大軍再次南下。
西夏軍隊節節敗退,城池一個接一個被攻破。
西夏想求和,答應送太子去蒙古做人質,但最後卻反悔了。
蒙古使臣孛禿來索要人質時,西夏大臣阿沙敢卜竟然當面嘲諷:「等你們吃了敗仗,我們再幫忙。」一句話,直接點燃了蒙古人的怒火。
1226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進攻西夏。
這次,蒙古人的目標只有一個——徹底毀滅西夏。
黑水城、沙州、肅州、甘州……城池一個個陷落,蒙古人不再接受投降,所到之處儘是白骨蔽野。
西夏的將領或戰死,或被俘,百姓淪為屠殺的對象。
即便有些城市選擇投降,蒙古人也毫不手軟。
到1227年,西夏的土地上已幾乎找不到完整的聚落。
西夏皇帝李睍被圍困在中興府,城中糧食耗盡,百姓忍飢挨餓。
最終,他不得不屈服,向蒙古投降。
然而,此時成吉思汗已在六盤山病重垂危,他的最後一道命令是:殺光所有西夏人。
蒙古人遵命行事,李睍被處死,西夏皇室成員無一倖免,連普通百姓都未能倖免。
中興府被徹底摧毀,西夏,這個曾與宋、遼、金並立的王朝,就這樣在歷史中消失了。
成吉思汗為何對西夏如此痛恨?有人說,這是因為他不願意死在這樣一個小國的戰場上,臨終前的憤怒讓他下達了滅絕令。
也有人認為,蒙古人早已不信任西夏,屢次反覆的背叛,讓他們決定徹底剷除這個隱患。
無論如何,西夏的覆滅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一個夾在強權之間的小國,如果無法在風暴來臨前做出正確的抉擇,最終只能成為歷史的塵埃。
有人說,西夏的滅亡,不是因為它太弱,而是因為它太猶豫。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並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