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這一切之後,蘇東坡才逐漸看開的,沒有誰生來就是賢者、聖人。
所以他詩詞中對人生的感悟,從來不是傷春悲秋,而是處處透著人生的通透和豁達。
比如蘇母過世,蘇家兄弟守孝期滿後,蘇東坡赴鳳翔途中經由澠池,想起自己和弟弟第一次入京時的場景,寫下了《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東坡這一念,便成了千古經典。因歐陽修舉薦,蘇家父子三人均獲功名,當時朝廷內外皆是非議之聲,屢屢受到排斥,所以蘇東坡對此感念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