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申開始思考,這樣的生活真的是他想要的嗎?名氣、金錢、掌聲,這些外在的東西給他帶來的更多是壓力而不是快樂。
他開始懷疑,自己這樣拚命地追求成功到底是為了什麼。
佛門弟子林國雄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1984年,黃元申遇到了一個對他影響極大的人——林國雄。
林國雄是個佛門弟子,為人溫和智慧,對佛學有很深的造詣。
兩人初次見面,林國雄就看出了黃元申內心的困擾。
林國雄沒有急著給黃元申講什麼大道理,而是靜靜地聽他傾訴。
黃元申把自己的煩惱、困惑、壓力都說了出來。
林國雄點點頭,告訴他:人生如夢,名利如雲,真正的快樂不在外求,而在內心的寧靜。
這番話對黃元申來說就像醍醐灌頂。
他開始跟林國雄學習佛法,讀佛經,理解佛教的智慧。
佛教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不被外物所擾,這正是黃元申所缺乏的。
他發現,當自己靜下心來念經打坐的時候,那種焦慮和不安竟然慢慢消失了。
黃元申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人,他一旦認定了什麼就會全身心投入。
他開始嚴格按照佛教的教義生活,吃素、打坐、念經。
家人看到他的變化,開始也覺得這樣挺好的,至少他不再失眠了,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
妻子史倩予的默默承受
黃元申能有今天的成就,背後有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史倩予。
史倩予是台灣的影星,長得漂亮,演技也不錯。
兩人結婚後,她基本上就把重心放在了家庭上,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的事業。
史倩予是個非常賢惠的女人。
黃元申在外面拍戲,她就在家裡打理一切,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
兩人有了一兒一女,史倩予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她知道丈夫工作壓力大,從來不在他面前抱怨什麼,總是溫柔地體貼著他。
當黃元申開始信佛的時候,史倩予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她雖然不是很懂佛法,可看到丈夫因為信佛而變得平靜,她也覺得這是好事。
她甚至陪著黃元申一起吃素,一起去寺廟燒香拜佛。
可是史倩予萬萬沒想到,丈夫會走得這麼遠。
從開始的信佛,到後來的深度投入,再到最後的出家念頭,黃元申的變化讓她既擔心又無奈。
她想勸,可又不知道該怎麼勸。
這個善良的女人只能默默地承受著內心的煎熬。
震驚娛樂圈的出家決定
1989年,41歲的黃元申做了一個震驚整個娛樂圈的決定——出家為僧。
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是謠言。
一個正值壯年、事業如日中天的大明星,怎麼可能突然出家?
可事實就是這樣。
黃元申在香港大嶼山的寶林寺剃髮為僧,法號衍申。
剃髮那天,他的家人都來了。
史倩予強忍著眼淚,看著丈夫的頭髮一縷縷地掉在地上。
孩子們還小,不太明白髮生了什麼,只是覺得爸爸的樣子變得好奇怪。
黃元申的母親哭得最傷心。
她怎麼也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好不容易有了出息,有了名氣,有了錢,為什麼要放棄這一切去當和尚?她抱著兒子哭,求他不要這樣做,可黃元申的決心已定。
父親的反應更激烈。
他完全無法理解兒子的選擇,認為這簡直就是瘋了。
在那個年代,出家在很多人眼裡就是逃避現實,是對家庭不負責任的表現。
父親氣得幾天幾夜睡不著覺,不停地問:兒子這是怎麼了?
父母眼中的不孝子
黃元申出家的決定,對他的父母來說就像晴天霹靂。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雖然黃元申已經有了孩子,可出家就意味著要斷絕世俗的一切關係,包括對父母的贍養義務。
母親是個傳統的中國女人,她一輩子的驕傲就是有個出息的兒子。
看著電視里兒子英姿颯爽的樣子,她總是忍不住跟鄰居炫耀。
現在兒子突然要出家,她覺得自己的天都塌了。
她哭著問黃元申:"我和你爸老了怎麼辦?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們嗎?"
父親更是憤怒。
他覺得兒子這是在逃避責任,是自私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