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風流宰相謝安,半生隱士半生英雄,古代史上最完美的男神

2025-09-24     花峰婉     反饋
2/3
可邀請他入仕的人依舊絡繹不絕,不堪其擾的謝安,索性舉家搬遷至會稽山隱居,與王羲之、許詢等名士飲酒作樂,捕魚打獵,日子過得清閒自在,極為瀟洒。

在此期間,當地刺史曾幾次三番懇求謝安入仕為官,謝安不好拒絕,遂答應出山。但僅僅隔了一個多月,謝安就受不不了逼仄的官場習氣,於是又回家繼續賦閒。

輔佐王室,忠心不渝

公元359年,東晉朝廷命謝安的弟弟謝萬為將,領兵討伐前燕。沒想到謝萬在軍事上卻是個十足的草包,既沒有具體的作戰規劃,也不會體恤下面的將士,遂在這場戰鬥中一敗塗地,謝萬因此被廢為庶人,謝家的聲譽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為了挽回家族地位,謝安接受了大將軍桓溫的邀請,來到其帳下擔任司馬一職。

桓溫非常欣賞謝安的才名,始終對他禮遇有加。一次,桓溫親自到謝安家登門拜訪,而謝安卻久久未曾出門迎接,一打聽才得知此時謝安正在梳理頭髮,按理說,桓溫此刻是謝安的頂頭上司,在尊卑有序的古代,謝安此舉乃是大不敬,但桓溫卻並未因此而生氣,反而囑咐謝安將帽子戴好,再出來相見。可見,謝安在桓溫心中地位之崇高。

但是,通過長期的觀察,謝安料定桓溫日後必生反心,於是便有了歸去之意。恰好此時他那個不爭氣的弟弟謝萬離世,謝安便以奔喪為由徹底與桓溫脫離關係。

不久後,謝安又被東晉朝廷徵召,官拜吏部尚書。而此刻桓溫把持朝綱的野心已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更有傳言說,桓溫北伐歸來後,就會將王、謝兩家的翹楚王坦之和謝安殺了,屆時這晉朝天下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王坦之聽後被嚇得瑟瑟發抖,獨有謝安坦然處之。

待桓溫歸來後,在朝堂上埋伏了數百刀斧手,沒想到,謝安大大方方地走到他面前,對其說道:「我聽聞諸侯遵循道義,讓軍隊全都鎮守在國家邊境。大將軍您勞苦功高,必是一位行事磊落的正人君子,而現在您又何必將兵士藏於牆後呢?」

謝安的這次單刀直入,頓時讓桓溫心生羞愧,於是,將兵士悉數撤去,王、謝二人因此安然無恙。

5個月後,桓溫病故,朝廷命謝安升任尚書僕射,與尚書令王彪之共同輔佐朝政。

公元377年,謝安已然成為統領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的最高長官,大權在握,責任重大!當時廣陵這個地方軍事力量薄弱,又缺乏大將統領,謝安舉先不避親,推薦自己的侄子謝玄鎮守廣陵,負責長江下游江北一線的軍事防守。

謝玄果然沒有辜負叔叔謝安的期望,在公元378年的襄陽大戰中大敗前秦軍隊,四戰四勝,打出了東晉的軍威、國威!

但隨著前秦國力的日漸強大,苻堅統一天下的野心也愈加強烈,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即將一觸即發。

淝水之戰,天下聞名

公元383年,苻堅集結全國百萬兵力,傾巢而出,誓滅東晉。消息傳來,各大臣惶恐不安,當時謝玄手下的兵力只有八萬,敵人的兵力是自己的十倍之多,差距如此懸殊,這個戰該怎麼打呢?

謝玄本人也是焦急萬分,跑到謝安這裡,請教對策。謝安叫來眾將官,並一一交代要怎麼做,讓他們各司其職,定能打敗敵軍。謝玄雖然相信叔叔謝安的本事,但還是憂心忡忡,畢竟八萬對百萬,優勢在對方。相反,謝安卻穩如老狗,每天與好友下棋喝茶,仿若與太平日子一樣怡然自得。

戰爭的走向眾所周知,淝水之戰出現了戰爭史上罕見的逆天反轉,謝玄以八萬兵力將苻堅百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還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經典成語!

捷報傳回,謝安仍在與友人對弈,當僕人將獲勝的喜報告知謝安後,友人都為之歡呼雀躍,唯有謝安仍舊平靜如初。

也正是這場享譽古今的著名戰役,讓謝家在東晉朝廷的地位到達頂峰,但謝安對此卻並不感冒。他非常懂得功高震主,樹大招風的道理,於是,公元385年,他便打算帶著家人繼續回東山隱居。

當時晉孝武帝的弟弟司馬道子,對權力的慾望十分強烈,謝安急流勇退,立即就坡下驢,將權力悉數交給司馬道子,自己做起了一個清閒自在的快樂老頭!

公元382年八月二十二日,謝安走完了自己六十六年的人生路,皇帝為他哭祭三日,追贈太傅,諡號「文靖」。
呂純弘 • 31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