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中的雨,點點滴滴都是思念,短短28字,感人至深

2025-09-22     滿素荷     反饋
3/4
今天分享李商隱一首秋雨詩,到了美麗的清秋,一場又一場的秋雨與我們不期而遇,怎麼能少了李商隱的詩呢?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這首詩有兩個爭議點,一是寫作時間,二是寫作對象。

我們大概認為是在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前後,這一年李商隱在桂管觀察使鄭亞幕府擔任觀察判官、檢校水部員外郎,他從桂林始發,準備回洛陽,途徑巴蜀時所寫。

而對於寫作對象,有人說是寫給妻子的,也有人認為是寫給北方的友人,但是我們從詩作的內容來看,個人還是認為寫給妻子更加確切一些。

「君問歸期未有期」,開篇第一句就寫的非常直接,我收到妻子的來信,你問我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到洛陽。

但是我行走在江湖,實在無法給你一個準確的歸期,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到家中,仕途在外,真的身不由己。

就像李商隱在《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中所說「走馬蘭台類轉篷」,自己的人生像一棵蓬草漂泊不定,命運隨著仕途而遷移,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巴山夜雨漲秋池」。今夜我留宿在巴蜀,正趕上連綿的秋雨下個不停,江河裡的水紛紛上漲,這也是我不能告訴你準確歸期的一個原因。

大雨阻路,江河風浪湍急,前行的路上困難重重,更加不知道還要多少天才能回到家。詩人這一句也暗寓前途、仕途之路的渺茫和不可預知。
呂純弘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8K次觀看
幸山輪 • 2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