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作為華裔削球手,直接指出新球「壓縮削球生存空間」,隨著回合增多,依賴旋轉的選手變得被動,甚至預測削球打法可能會進一步邊緣化。朱成竹因病缺訓,在適應新球上更加困難,到第三局才找回些許節奏,坦言「旋轉和反手利打法受挫」。吳詠琳也表示對球檯適應不足,需要更多時間調整技術參數。
對於國乒而言,新球帶來的影響也是利弊參半。孫穎莎這類依賴正手爆發力的選手,或許會因新球旋轉減弱而受益;但梁靖崑的旋轉弧圈球、林詩棟的反手擰拉等招牌技術卻受到抑制,他們不得不調整發力方式。日本削球手橋本帆乃香對國乒的威脅可能會下降,可歐洲速度型選手的優勢卻愈發凸顯。對此,國乒也迅速做出應對策略,孫穎莎加練發球,探尋新球旋轉極限;林詩棟調整反手技術,努力適應彈跳軌跡;還臨時拼組雙打搭檔,以此來應對歐洲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