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上政績最差的10位內閣首輔

2025-08-14     花峰婉     反饋
6/8
方從哲

7、魏藻德(崇禎末年首輔)

魏藻德(1605—1644年),直隸通州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狀元,崇禎十六年(1643年)任首輔。其以諂媚得勢,廷對中鼓吹「忠義可救國」空談獲崇禎青睞,時人譏為「狀元宰相」。李自成逼近京師時,他力阻南遷,稱「天子守國門」,卻無實際禦敵之策;崇禎十七年(1644年)京城告急,竟提議「百官捐銀助餉」充軍費,反遭權貴抵制。城破後投降大順軍,因私藏金銀被劉宗敏拷掠五日,腦裂而亡。《明史》斥其「庸懦誤國,罪當萬剮」,民間諷其「首輔投賊,千古笑柄」。其任內空談誤事、臨變失節,成為明朝覆滅前夕官僚集團無能的縮影,折射出崇禎末年「君昏臣佞」的末世困局。

8、周延儒(崇禎年間兩次任首輔)

周延儒(1593—1644年),江蘇宜興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狀元,崇禎二年(1629年)首次入閣,三年後任首輔。其以善揣帝意得寵,但治國無方。首次執政期間結納溫體仁,排擠錢謙益等東林黨人,縱容親屬貪墨鹽稅;崇禎六年(1633年)因謊報邊功遭彈劾罷官。崇禎十四年(1641年)復任首輔,松錦之戰慘敗後隱瞞軍情,致洪承疇部全軍覆沒;十五年(1642年)清軍入塞,他自請督師卻避戰通州,謊稱捷報被揭發。崇禎十六年(1643年)以「欺君罔上」罪賜自盡,抄家得贓銀數萬兩。《明史》斥其「性警敏,善伺意指」,然「專權誤國,罪浮於天」。其兩度主政逢迎帝心、粉飾敗局,加速崇禎朝軍事潰敗與民心離散。

9、溫體仁(崇禎年間首輔)

溫體仁(1573—1639年),浙江烏程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崇禎三年(1630年)入閣,六年(1633年)任首輔。其以陰鷙權術上位,先借周延儒之力排擠錢謙益,後反噬周氏獨攬大權,時人譏為「崇禎第一奸相」。執政期間排斥異己,構陷鄭鄤「杖母不孝」致其凌遲,逼退文震孟等賢臣;面對李自成起義與後金入侵,僅空談「剿撫並用」,實則加征「三餉」激化民變。崇禎七年(1634年)高迎祥破鳳陽焚皇陵,他隱瞞軍情謊稱「流寇漸平」;九年(1636年)清軍入塞劫掠京畿,仍粉飾「邊備無虞」。《明史》斥其「性狡險,專權誤國」,任內邊防廢弛、黨爭加劇,崇禎十年(1637年)遭彈劾罷官,次年病死。其執政八年以讒陷固寵、欺瞞敗績為能,加速明朝統治崩潰,成為崇禎朝「君暗臣奸」的極端典型。
呂純弘 • 82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