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楚也不是什麼善茬,心想這小子憑什麼讓我幫他?就故意刁難,指著院子裡的千斤大鼎說:"你要是能舉起來,我就答應你。"
桓楚心裡想的是,這小子肯定舉不起來,到時候就有理由拒絕了。
誰知道項羽二話不說,走到大鼎前面,深吸一口氣,竟然真的把千斤重的鼎給舉了起來!而且舉得穩穩噹噹,一點都不費勁的樣子。
桓楚當場就傻眼了,心說這還是人嗎?從那以後,"力能扛鼎"就成了項羽的代名詞。
可惜啊,項羽有勇無謀,最後敗給了劉邦。臨死前他還在烏江邊上感慨:"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曹操身邊的人形武器
典韋這個人長得五大三粗,看起來就不好惹。可真正厲害的不是他的長相,而是他那一身怪力。
典韋最出名的就是他的雙戟。
別人用的戟頂多二三十斤,他的戟一支就八十斤,兩支加起來一百六十斤!
要知道,普通人舉個五十斤的東西都費勁,他卻能揮舞一百六十斤的兵器如臂使指。
戰場上,典韋就像個人形推土機。敵人衝上來,他揮舞雙戟,左一下右一下,擋者披靡。
有時候興起,他還會把戟當標槍扔出去,一扔一個準,經常是一戟扎死兩個敵人。
最厲害的一次,典韋在戰鬥中弄丟了兵器,敵人以為機會來了,拚命往上沖。
結果典韋直接抓起地上的敵軍屍體當武器,照樣把衝上來的敵人給砸趴下了。這得多大力氣啊?
可惜啊,這麼一個勇士,最後為了保護曹操戰死了。曹操哭得稀里嘩啦,說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典韋了。
薛仁貴威震天山
薛仁貴這個人,跟前面幾位不太一樣。他不是靠舉重出名,而是靠拉弓。
可別小看拉弓,那可是技術活,沒有驚人的臂力根本做不到。
薛仁貴能拉開千斤重的弓!什麼概念?普通的弓也就幾十斤的拉力,他的弓是千斤!
這種弓射出來的箭,威力大得嚇人,能射穿鐵甲,射進石頭裡。
最出名的就是"三箭定天山"的故事。當時鐵勒部落來犯,雙方對陣,鐵勒的頭領騎著馬在陣前耀武揚威。
薛仁貴二話不說,張弓搭箭,"嗖"的一聲,那個頭領就被射下馬來,當場斃命。
這一箭把鐵勒人給嚇壞了,以為遇到了神仙。薛仁貴趁熱打鐵,又連射兩箭,箭箭致命。
鐵勒人徹底崩潰了,扔下武器就跑,從此再也不敢犯邊。
薛仁貴的厲害不只是力氣大,更在於他能把力氣用到刀刃上。一箭定乾坤,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結語·】——》
這些古代大力士的故事,聽起來雖然有些誇張,可史書記載得明明白白。在那個冷兵器的時代,力氣大確實是個優勢。
可光有力氣還不夠,還得有腦子,有謀略。像商紂王、秦武王這樣的,力氣夠大了吧?可最後還不是敗了。
項羽勇冠三軍,可還是鬥不過劉邦的計謀。真正的強者,是力量和智慧的結合體。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主要史料來源包括《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事跡,《史記·秦本紀》記錄秦武王生平,《史記·項羽本紀》詳述西楚霸王傳奇,《三國志·魏書》記載典韋武勇,《舊唐書》《新唐書》記錄薛仁貴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