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到底有多殘暴?說幾件事你感受一下。
第一,窮奢極欲,橫徵暴斂。他大規模徵發民夫,修建宮殿,光一個洛陽宮、一個鄴城宮,就動用了四十萬人。為了裝飾宮殿,他下令搶奪民間的銅器、鐵器,連老百姓家裡的銅盆、鐵鍋都不放過。賦稅更是重得離譜,搞得「百姓嗷嗷,無所聊生」。
第二,視人命如草芥。他心裡稍微有點不爽,屠城就是家常便便飯。有一次他去打仗,因為一座城池久攻不下,城破之後,他下令把城裡不論男女老少全部活埋。他還特別喜歡打獵,為了開闢獵場,他劃定了從都城鄴城往南四百里的巨大範圍,不准任何人進入,有敢闖入的,一律殺無赦,連帶著周圍的郡縣官吏都要被連坐。
第三,也是最讓人神共憤的,就是「兩腳羊」的說法。石虎軍隊打仗,經常不帶軍糧。那吃什麼?就地取材,搶掠漢族女子。年輕漂亮的女子,白天被士兵姦淫,晚上就宰了吃掉。因為這些女子像羊一樣溫順,又能像羊一樣提供肉食,所以被羯族軍隊起了個外號,叫「兩腳羊」。
這是寫在正史《晉書》里的記載,不是野史演義。 這種把人不當人的行為,已經突破了人類文明的底線。當時的漢人,在羯族的統治下,過的是什麼日子,可想而知。仇恨的種子,就在這日復一日的血腥和屈辱中,瘋狂地生長。
石虎這個瘋子終於在公元349年死了。他一死,他那幫同樣瘋狂的兒子們立刻為了皇位自相殘殺起來,後趙政權瞬間土崩瓦解。
機會,終於來了。
一個叫冉閔的人站了出來。冉閔的身世很特別,他是漢人,但他爹當年被石勒俘虜,因為作戰勇猛,被石虎收為養孫,所以冉閔是在羯族宮廷里長大的。他驍勇善戰,是後趙的一員猛將,但他的內心,始終認為自己是漢人。
石虎死後,趁著石家內亂,冉閔果斷出手,控制了都城鄴城。他知道,羯族對漢人的血腥統治已經天怒人怨,他要做的,就是點燃這壓抑了數十年的乾柴。
公元350年,冉閔頒布了那道震動歷史的「殺胡令」。
「凡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 「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官悉拜門牙。」
這道命令一下,整個北方都瘋了。被壓迫到極致的漢人,拿起了菜刀、扛起了鋤頭,沖向了他們身邊的「胡人」。當時的人也分不清什麼羯人、鮮卑人、氐人,只要是長著高鼻樑、深眼窩、大鬍子的,統統被當成了報復的對象。
據史書記載,光在都城鄴城,一天之內被殺的胡人就超過二十萬,屍體被扔到城外,被野狗豺狼啃食。這場復仇的烈火,迅速燃遍了整個華北平原。羯族,作為仇恨最集中的目標,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成年男子幾乎被屠戮殆盡,女人和小孩也大量死於混亂之中。
這場大屠殺,在歷史上爭議很大。有人說冉閔是民族英雄,拯救了漢人免於滅種的危機。也有人說他是個野心家,利用民族仇恨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手段過於殘忍。
但哥們兒說句公道話,站在當時漢人的角度,你家破人亡,你的妻女被當成「兩腳羊」吃掉,現在有人振臂一呼,讓你報仇,你會怎麼選?歷史有時候,真的沒法用簡單的「對」或「錯」來評價。那是一個野蠻的時代,你不用野蠻的手段,就無法生存。
冉閔的「殺胡令」,基本上把北方的羯族給清零了。但還有一小部分殘餘勢力,跑了出來。這其中,就有最後一位出場的羯族大佬——侯景。
侯景這個人,也是個狠角色。他帶著最後一批羯族武裝,在北方的亂世中輾轉騰挪,先後投靠了好幾個政權,最後看北方混不下去了,就跑到了南方的梁朝。
南朝梁武帝蕭衍,是個信佛的老好人。他看侯景可憐,就收留了他。可誰能想到,他收留的是一條毒蛇。侯景在南朝站穩腳跟後,狼子野心再次暴露,他發動叛亂,史稱「侯景之亂」。
侯景率領他的北方軍隊,加上收編的流民,一路打到了南朝的首都建康(今天的南京)。繁華的建康城被圍困數月,城中「人相食,餓死者十之八九」。梁武帝本人,最後也被活活餓死在了宮中。
這場叛亂,把和平穩定了幾十年的南朝,攪得天翻地覆。而侯景和他的羯族部下,在江南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把他們在北方的那一套,又在南方原封不動地來了一遍。
這下,羯族算是把全天下的人都得罪光了。
北方人恨他們,因為「兩腳羊」的血債。南方人也恨他們,因為他們毀了江南的繁華。於是,當南梁的將領陳霸先(後來的南朝陳開國皇帝)等人組織反攻時,他們的口號就是——誅殺羯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