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塔什庫爾干,正在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2019年,塔什庫爾干機場通航,遊客從烏魯木齊坐飛機3小時就能抵達。
古城遺址、石頭城、慕士塔格峰成了熱門景點,村裡開民宿的塔吉克族家庭,一年能賺20多萬元,年輕人穿著時尚的衝鋒衣,在抖音上直播賣氂牛肉乾,鏡頭裡的他們,既會說「親」「家人們」,也會用塔吉克語唱《鷹笛》。
但變化中,傳統依然牢固,每年開齋節,全村人還是會聚在清真寺前,宰羊、煮手抓飯、跳鷹舞,婚禮上,新郎依然要騎馬繞村一周,撒野花、唱鷹歌,這些儀式,被塔吉克族視為「根」的象徵。
血統的「純粹」,文化的「韌性」
塔吉克族的「白人血統」和「族內通婚」,本質上是一個小民族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的智慧:地理隔離讓他們保留了獨特的基因,族內通婚維繫了文化的純粹,而對傳統的堅守,則讓他們在現代化浪潮中始終「知道自己是誰」。
但現代社會的開放,也在悄悄改變這個古老的民族,年輕人與外界的接觸越來越多,婚姻觀念逐漸鬆動,旅遊業帶來的收入讓他們有了更多選擇,塔吉克族的故事,也不再是「封閉的孤島」,而是「傳統與現代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