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的歷史與文化:為何它成為「排濕第一名」?
赤小豆並不是現代才被發現的「祛濕高手」自古以來,它便是中醫常用的藥材之一。
在《神農本草經》中,赤小豆被列為上品,認為它能「通經絡,利小便,排膿散血」古代勞動人民常用赤小豆煮粥食用,以祛濕養生。
在民俗文化中,赤小豆也被賦予了健康和長壽的象徵意義。
在一些地方,赤小豆還被用作祈福的食品,象徵著祛病除災、健康平安。
它的深厚文化底蘊,也讓它成為了中醫祛濕的代表性藥材。
曾經有一位患者,女性,40歲,長期感到身體沉重、臉部浮腫,還伴有胃口差、大便稀等症狀。
經過診斷,我發現她是典型的濕氣重、脾虛體質。
於是,我建議她每天用赤小豆、茯苓、薏米煮湯喝,連續服用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