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持健康的關鍵。然而,很多人並未意識到,有些習以為常的「好習慣」,竟然可能全是錯的,甚至有的人每天都在重複這些習慣!
誤區一
冬季泡腳,水越熱效果越好
冬季睡前泡腳是個好習慣。在泡腳時,有些人覺得水越熱效果越好,不熱不燙甚至不算是泡腳。
如果水太熱,即使你不覺得燙,長時間浸泡也會引發低溫燙傷,出現發白、紅腫、脫皮或水皰等情況,嚴重時可能會造成組織壞死。
成年人的泡腳最佳水溫在 38℃~43℃ 左右;兒童對溫度極其敏感,老年人對溫度感覺遲鈍,二者泡腳的最佳水溫在 38℃~40℃ 左右,並應當由家人先試水溫,防止發生燙傷。
誤區二
冬天氣溫變冷,門窗要緊閉
冬季,很多老人會選擇把門窗緊閉,窩在家中「貓冬」。這種行為在把寒冷關在窗外的同時,也把「缺氧」的污染空氣關在了屋內。實驗顯示,在 10 平方米的房間裡,如果門窗緊閉,讓 3 個人同時在室內,3 個小時後,會使房間內溫度上升,二氧化碳、細菌、灰塵數量都會增加。
長時間吸入這樣的空氣,輕則會出現頭痛、頭暈、精神萎靡不振、睡眠質量差等症狀,重則會誘發或加重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心肺疾病,對健康十分不利。天氣晴朗時開窗通風,這是增加室內空氣含氧量最好、最有效的辦法。
誤區三
一勺豬油等於五副藥,豬油更營養
和其他油類相比,豬油有著無法替代的特殊香味,能夠刺激人們的食慾,讓菜更加美味。特別是老人常說:一勺豬油相當於五副藥!有些人認為常吃豬油更營養健康。
事實上,「一勺豬油等於五服藥」實屬無稽之談。豬油、牛油、羊油等屬於油脂,總脂肪含量高,而且動物脂肪中還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攝入過多會導致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飲食應以植物油為主,並且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讓營養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