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整個屍體就被全部點燃了。
由於人體的內部結構以及骨頭比較硬化,需要很高的溫度才能燒成灰燼。
所以,在燃燒的過程中,爐內的溫度會快速上升,直到900度左右。
屍體的骨骼才能完全被燒化。
未完全燒盡的骨頭,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會拿去攪碎或敲碎,最後將骨灰裝入骨灰盒,交由親屬手中。
當然,殯儀館也可以提供三年的骨灰盒保管服務,如果逝者暫時沒有墓地可以入葬,可以先選擇放在殯儀館,只要到殯儀館辦理相關手續即可。
火化中的特殊現象
在火化過程中,屍體會發出一聲奇怪的聲音,聽上去像屍體在慘叫,不了解情況的家屬以為逝者並未真正死亡。
火化爐內甚至可以看到屍體發生抽搐,很可能突然坐立起來。
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物理現象,當人失去生命後,身體內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及細菌。
當火化爐的溫度升高時,屍體會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氣體會通過屍體的各個孔位噴射出來,流經聲帶時,會發出各種聲音。
這些都是正常的物理現象,無需過度恐慌。
人死以後,土葬好還是火化好?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具有多面性的。
首先,在傳統觀念里,都講究入土為安。
人在死後都想保留一個完整的身體,埋葬在自己的故鄉,所以有落葉歸根的說法。
所以,在剛開始推行火葬的時候,很多老年人失聲痛哭,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
但隨著火葬的推行,一些陳舊的觀念需要進行改革,隨著推廣的力度和思想教育的加大,大多數的人已經開始接受了火葬的殯葬方式,認為火葬是符合當代國情的,也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畢竟土葬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的浪費,土葬的墓地所占的面積是很大的,而且墓地周邊的農田也無法耕種,慢慢地耕地面積會逐漸減少,會直接影響我國的農業發展。
而且,屍體在地下逐漸腐爛,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大大地破壞了大自然的和平環境,也容易引起疾病的傳播,以及地下水的污染問題。
也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幾個方面的因素,才大力推行火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