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與夏國瓊
飯後,董竹君還承諾父親、母親說:
「你放心,待我先去四川老家看看,慢慢一定接你們到四川去,那時候大家在一起了,過些好日子吧。」
董竹君的話,讓父母升起了希望。這次會面後,他們一直在等待著女兒接他們去四川「過好日子」。
董竹君回到四川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未將父母接來。這當然不是因為她不想,而與丈夫夏之時有關。
董竹君曾試探過夏之時的態度,她的試探方式巧妙,但那次試探,她卻被潑了冷水了。那次試探,致使她多年不敢提將父母接到四川的事。
原來,一次,夏之時在一個拍賣行買了一對德國式的銅床,董竹君睡在床上後下意識地低聲感嘆道:「我睡這樣舒服的銅床,不知爹和娘在上海生活得怎麼樣?」
夏之時聽了後,立馬板著臉道:「算了吧!這床又不是你娘家帶來的。」
夏之時的這句話,讓董竹君確定:丈夫心裡不僅從來沒有董竹君的父母,他對他們甚至還有很大的情緒。
果然,後來,董竹君無意間提及父母時,夏之時諷刺道:「是好人,會把你這個女兒賣到那種地方?」言語間,滿是鄙夷和痛惡。
好在,1926年,即董竹君創辦飛鷹黃包車公司後不久,她得以以父親懂黃包車、可幫忙打理公司為由,將父母接到了成都,並與他們夫妻住在了一起。
董同慶和李氏剛到成都時,看起來面黃肌瘦。董竹君心疼極了,在她的調理下,夫妻倆面色漸漸紅潤起來。
董同慶夫婦到成都的第一天,就知道夏爺不待見他們,因為他不僅不喊他們,還擺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派頭。
董同慶也只好喊女婿夏之時為「夏爺」,每每見了他,總是點頭哈腰,不敢有絲毫怠慢。他看出來了:女婿對他們夫婦倆意見很大。
董同慶打心眼裡知道是咋回事,他心裡也對自己曾賣女兒的事感到愧疚,故並不覺得夏之時對自己和妻子的態度有任何不妥,只更加小心翼翼起來。
創辦黃包車公司期間,董竹君每天早起晚睡,天蒙蒙亮她就去了公司,把板凳放在門口,站在凳子上給黃包車夫們講話,教導他們怎樣注意出汗後不著涼、避免生病;如何對待顧客,怎樣使車身、車墊、制服等長期保持乾淨,還教他們如何吸引乘客。
董同慶和李氏也每日跟著女兒早起晚睡,他們吃住在夏家,哪裡敢有絲毫懈怠。即使是嚴寒冰凍天氣,他們也會早早起來,幫助女兒處理黃包車公司的大小事。
此間,董竹君還開辦了一個絲襪廠,一有空閒,董同慶夫婦還會去絲襪廠幫忙。
在夏家的兩三年時間裡,董同慶雖吃住得好,卻並不高興,他們一直有一種寄人籬下之感。同時,他們也看到了女兒的辛苦:不僅要開兩個公司,還要照顧丈夫和幾個孩子,她是過得真辛苦啊。
唯一讓他們欣慰的是:女兒對他們很孝順,看起來絲毫沒有怪他們當年賣她的意思。可女兒越不怪他們賣自己,他們心裡反而越發內疚。
也因為內疚,在夏家的幾年裡,他們從未和女兒提過任何要求。
可即便他們如此「本分」,仍舊未能避免他們在夏家受辱,不用說,這屈辱,是女婿夏之時給他們的。多數時候,夏之時當著董竹君的面不會羞辱他們二老,可當董竹君不在時,就不好說了。
夏之時看不起董同慶夫婦,絕不僅僅因為他們曾賣過女兒,還因為:他有很強的階級意識。他看不起窮人,打心眼裡蔑視窮人。這種自骨子裡生出的蔑視,讓他不斷地為難他們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