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宮」為什麼會被選中? 咱們上文中所介紹的 MASCOT機器人,拍攝的圖片主要是龍宮的表面。而在隼鳥2號數次靠近的途中,也給龍宮拍攝了不少全景圖,從這些圖片中可以看出, 龍宮的外貌並不「圓潤」,反而更像是一個菱形。 龍宮屬於 C類小行星,其編號是1999JU3,對角線長度是900米左右,自轉周期為7小時38分鐘。 首先咱們來聊聊為什麼龍宮屬於C類小行星,這個C類其實和它的外觀沒有關係,而指的是 它的內部可能含有水和化合物。因此,如果順利,C類的小行星在未來可以充當人類的「太空水庫」。 資料顯示「龍宮」的質量達到1.7×10^8到1.4×10^9噸,哪怕只有百萬分之一的含水量也能為人類提供百噸規模的水資源。 此外, 這顆小行星並不是由日本發現的,而是美國在1999年5月時發現的。 在被選為隼鳥2號的探測目標之前,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提出了這樣幾條選擇要求,比如 軌道在地球和火星之間、 直徑在數百米之內等等。 最終在甄選了多個小行星之後,選中了「龍宮」。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隼鳥號在之前探測過程中遇見的問題,日本生怕隼鳥2號在造訪龍宮的途中也失聯了,所以專門給它裝了三套通信設備,分別工作在X頻段和Ka頻段,還在這之上裝了許多 高增益天線,以確保 時刻與其保持聯繫,並且接收各個設備傳回的數據和照片。 當然,除了探測器本身需要有各種裝置維持通訊, 地面也要保持測控。 以日本本土的測控站來說,明顯是無法完成這一任務的,因為在這一方面還藉助了美國的深空測控網。動用了澳大利亞坎培拉站、歐洲維爾海姆站等多個測控站,確保能夠與3億公里之外的隼鳥2號保持聯絡。 在這些設備的輔助之下,隼鳥2號最終順利地完成了一系列任務,並且還進行了 多次採樣,將獲得的樣本成功帶回了地球。 總的來說,這一任務還是相當成功的,確實是 人類在小行星探索領域又邁進一步的體現。 那麼,隼鳥2號從2014年起飛,歷經6年帶回來的 樣本其中到底有怎樣的發現,龍宮的身上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龍宮可能藏著生命起源的線索 此前,日本公布了 龍宮小行星樣本的研究數據,從數據來看,這些樣本當中竟然有著 大量的胺基酸,包括異亮氨酸、甘氨酸等等,其中有一部分胺基酸是 地球生物蛋白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平勁松說「這是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體上發現多種胺基酸。此前,科學家曾在彗星上探測到過一種胺基酸,這表明極有可能是碳質小行星龍宮和彗星等這樣的原始小天體,把生命的種子撒向整個太陽系。」 科學家認為龍宮小行星之上胺基酸的主要形成原因就是 紫外光照射到水冰塵埃上導致的,因為在宇宙大爆炸後的1.68億年時,胺基酸才首次出現。 除此之外,被冰封在水冰殼層之內的胺基酸,也必須是龍宮這種 碳質小行星才能保存。 當然,龍宮本身也是幸運的,如果它在宇宙中被其它的天體撞到,那麼這些胺基酸可能也無法保存到現在。 可能大家會想,這就能說它藏著 生命起源的秘密了嗎?萬一別的天體也富含胺基酸呢? 以目前的探測結果來看,在沒有大氣層的保護之下,大部分的天體都無法留住胺基酸,就像火星和月球一樣。所以科學家才會將龍宮這類 碳質小行星當成重要的目標,認為其可能藏著生命起源的線索。 值得一提的是, 龍宮除了有胺基酸之外,本身也十分的特殊,算得上是「寶藏小行星」了。 因為這傢伙的年齡可能和地球不相上下,更重要的是 它在40億年形成以來就沒怎麼變化,還保持著最初的狀態。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小行星的研究,來找到地球演化歷史的相關資料。 香港大學教授李一良表示,「龍宮」的化學成分與太陽相似,代表了太陽系最原始的材料組成。這些化學成分或曾為地球生命的起源提供最重要的生命要素。換句話說,「龍宮」可能含有數十億年前孕育地球生命的同樣物質。